王丽娟

作品数:10被引量:1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陇东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农耕文化战争创业《九歌》《豳风·七月》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黑河学院学报》《文学教育》《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陇东学院青年科技创新项目庆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载芟》《七月》《公刘》看周祖在北豳的创业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4年第10期4-7,共4页王丽娟 
"陇东学院农耕文化与陇东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研究中心"资助
夏商时期,周先公不窋、鞠陶、公刘迁居犬戎豳地之间,以农立本,繁衍生息。《诗经·周颂·载芟》《诗经·豳风·七月》《诗经·大雅·公刘》三首诗全面描述了不窋三代在北豳艰苦创业、积蓄力量、奠定基础、不断壮大的过程。《载芟》主要...
关键词:《周祖》 《载芟》 《七月》 公刘 北豳 创业 
周颂《载芟》《良耜》实为周祖在北豳开荒蠡测
《文教资料》2014年第16期3-5,共3页王丽娟 
历来很多研究者都提出《周颂·载芟》《周颂·良耜》为祭祀诗,与西周天子每年籍日里躬亲耕作的籍田礼有关。本文提出这两首诗实际是周先祖不窗窜于戎狄之间。带领族人开荒垦田、发展农业生产的真实场景描述。二诗都以充满希望和自信的...
关键词:《载芟》 《良耜》 开荒北豳 
西周末期《诗》、铭间的文体渗透研究——以《大雅·江汉》等为例
《黑河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82-84,共3页王丽娟 
西周末年产生的《诗经·大雅·江汉》等诗与同时期铭文在体式、句式、语言、用韵诸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由此可见,诗、铭二体正是在这种相互交叉、渗透的过程中逐渐完成自身文体成熟的。首先是诗借鉴铭体文体式,包括借鉴习语、句式,...
关键词:《诗》 《江汉》 铭文 
先周北豳战争与农耕文化被引量:1
《陇东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24-27,共4页王丽娟 
陇东学院青年科技创新项目(XYSK1105)
周祖不窋、鞠陶、公刘徙居北豳后,继承后稷之业,拓荒垦田,并把当地戎狄游牧文化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形成了北豳农耕文化。在其影响下,周祖以融合、防御为主的战争方式解决与戎狄部族的关系。北豳周祖创业之初,采取的这种耕战并存模式对周...
关键词:北豳周祖 耕战模式 深远影响 
解析《渔家傲》中范仲淹的潜隐思想
《文学教育》2013年第21期46-49,共4页王丽娟 
甘肃省庆阳市科技计划项目(RK2011-5)
北宋名臣范仲淹在戍边西北时采取了一系列以战止战的防御措施和以羌治羌的民族政策。他写于大顺城的名篇《渔家傲》正是其戍边经历的诗意呈现,透过词所表现的边地苦寒、相思情愫等表层思想内容,其潜隐的深层旨归仍然是范仲淹"仁者爱人"...
关键词:西北戍边 范仲淹思想 《渔家傲》 旨归 
《豳风·七月》中蕴藏陇东民俗发微
《黑河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104-106,共3页王丽娟 
陇东学院青年科技创新项目<诗经与陇东民俗研究>(xysk1105)
《诗经·豳风·七月》反映了先周生民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的风貌,蕴藏着丰富的民俗事象,"穹窒熏鼠,塞向觤户"演变为今天庆阳地区的泥年、漫年风俗;"!彼南亩"与陇东一带"送麦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衣无褐"在服饰上,生动表现出周人融合...
关键词:《豳风·七月》 民俗 陇东 
从先秦“用诗”看其诗歌观念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第1期84-85,110,共3页王丽娟 
通过对先秦"用诗"类型的归纳,探讨了先秦诗歌"诗以言志"的接受观念,"诗言志"的创作观念和把二者统一起来的带有伦常色彩以美善为标准的审美观念,以及它们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用诗 接受观念 创作观念:审美观念 
“诗言志”中“志”的政教与审美二重性的折变——试论“志”的本质内涵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11-12,共2页王丽娟 
传统的诗学命题"诗言志",其核心在于"志"。"志"在三个阶段有不同的内涵:上古原始祭祀中诗谣存在的群体意向带有宗教情感;春秋时代诗志与礼乐政教紧密结合,在实用主义笼罩下折射出的人格人性之美及其冲破藩篱的个人情志;战国至汉愈益张...
关键词: 人格 政教 审美  
论《九歌》中呈现的三种文化意绪
《衡水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25-27,共3页王丽娟 庞家伟 
历来,学者们对屈原《九歌》的性质争论纷云,没有定说。原因是作品本身呈现出复杂、多层的文化意绪,它有着民间原始宗教的气息,又带着宫廷神圣宏大的祭歌排场,而其间总丝丝屡屡穿涌着作者跳动的灵魂、奔腾的情感。作品能够把几种彼此颇...
关键词:《九歌》 文化意绪 民间文化 宫廷祭歌 个体情感 
天志鬼神皆人意——从墨子《天志》、《明鬼》看其鬼神论思想的实质
《甘肃高师学报》2011年第4期120-121,135,共3页庞家伟 王丽娟 
墨子在儒、道等先秦诸子淡化鬼神的春秋战国时代,大谈天志鬼神,是有其内在实质的。鬼神论思想其实是社会动荡转型时期实现墨子兼爱、非命理想的政治策略,这种思想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宗教迷信,其最终的落脚点是世俗民众。他的天意鬼神实...
关键词:天志 鬼神 兼爱 非命 人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