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荣

作品数:7被引量:2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审美心理传统戏曲民族现代歌曲声乐作品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人民音乐》《黄河之声》《枣庄学院学报》《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启发·体验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知觉引导”在声乐教学中的阐释和运用被引量:1
《黄河之声》2016年第4期68-69,共2页王保荣 
山东省文化厅2009年度全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启发.体验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2009191)
在声乐的教学中,对于音色的表现和歌唱状态的把握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过程,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教师的意图,通过启发式教学和不同的体验方式来达到教学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形象的语言的描述和肢体动作加以引导,使学生获得发生某种知觉...
关键词:声乐教学 意识体现 知觉 体验 引导 
谈民歌审美心理对《炎黄风情》创作风格的影响
《大舞台》2010年第8期106-107,共2页王保荣 
在鲍元恺先生根据24首主题民歌改编成的大型管弦乐作品《炎黄风情》中,将中国传统民间歌曲整理挖掘,通过现代作曲技法呈现出来,作品风格带有浓郁的民族和地域色彩。对于这部大型管弦乐作品的风格把握需要通过对民歌的审美为前提,从...
关键词:《炎黄风情》 审美心理 作品风格 民歌 管弦乐作品 现代作曲技法 民间歌曲 中国传统 
轻歌剧《蝙蝠》中“笑之歌”的音乐分析与演唱要求被引量:2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54-56,共3页王保荣 
演唱轻歌剧《蝙蝠》中阿黛莉的咏叹调"笑之歌",对于花腔女高音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对这部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形象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其音乐的风格和演唱技巧,对阿黛莉音乐形象的塑造和花腔女高音音色的训练都有很好的启发。
关键词:笑之歌 花腔 音乐风格 演唱技巧 
论审美心理在歌剧接受美学中的表现与建构被引量:1
《人民音乐》2010年第9期74-76,共3页王保荣 
一、在歌剧接受美学中审美心理体验的重要性 "当音调抓住了你的时候,是什么东西抓住了你呢?你在音调里听到了什么呢?难道听到的不是你自己的声音吗?"费尔巴哈谈到音乐时如是说。音乐是美的艺术,聆听优美的音乐可以获得审美的愉悦...
关键词:审美心理 接受美学 歌剧 心理体验 费尔巴哈 审美过程 音乐 接受者 
论传统戏曲在当代民族声乐创作中的运用被引量:16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128-129,共2页王保荣 
在当代新创作的声乐作品中,不少歌曲充满了浓郁的戏曲音乐风格,这些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演唱技巧性,成为声乐表演与教学的优秀曲目。这些融入了戏曲音乐元素的歌曲一般称为"戏歌",它是将戏曲中的声腔、曲调、程式,与现代音乐元素...
关键词:传统戏曲 声乐创作 当代 现代歌曲 民族 声乐作品 音乐元素 演唱表演 
论普契尼歌剧《波西米亚人》中“咪咪”的角色塑造被引量:1
《枣庄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93-95,共3页王保荣 
本文以普契尼歌剧《波西米亚人》中"咪咪"角色塑造为论题,通过剧本分析、形象分析、音乐分析和声音塑造四个方面来诠释这一歌剧形象的深刻内涵,希望能为女高音从业者更好的表演好这一角色提供出有益的帮助。本文认为:成否成功塑造好一...
关键词:剧本 形象 心理 声音 
假声在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价值被引量:2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156-158,共3页王保荣 
健全的嗓子都有两种机能,一是发出真声,真嗓子的机能;一是发出假声,假嗓子的机能。好的歌唱都是两种机能良好结合的结果。本文主要论证假声在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价值。
关键词:民族声乐演唱 假声 民族声乐教学 音域 艺术表现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