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又良

作品数:12被引量:6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光开关超短脉冲计算机控制系统激光扫描激光加工更多>>
发文领域:电子电信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激光与红外》《中国激光》《应用激光》更多>>
所获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IC探针卡激光微孔加工系统与工艺开发研究被引量:1
《应用激光》2007年第6期473-475,共3页王又良 潘涌 沈冠群 沈可余 姜兆华 张伟 张宛平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5DZ22311)
本文简单介绍半导体产业集成电路芯片测试用探针卡,分为以悬臂梁方式的环氧探针(Epoxy ring probe)、垂直探针(Vertical probe card)和微弹簧丝探针(Microspring probe card),以及基于微机电系统的MEMS probe card。采用半导体泵浦紫外...
关键词:激光精细加工 355nm紫外固体激光 远心扫描物镜 微孔列阵 
液晶显示玻璃基板激光切割热应力场的有限元仿真被引量:12
《应用激光》2006年第4期267-271,共5页叶圣麟 马军山 黄鑫 王又良 张伟 唐武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05QMB1424)项目资助
激光切割玻璃基板是一个复杂的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为了掌握切割过程中热应力场的动态分布,提高切割质量,提出了一种热应力场的仿真方法。在有限元软件Ansys环境下,建立了三维液晶显示玻璃基板激光切割热应力场的有限元分析模型...
关键词:激光切割 热应力场 有限元法 玻璃基板 
塑料的激光焊接工艺被引量:21
《应用激光》2006年第2期93-96,共4页王又良 崔瑛 王健超 李明 曲世浦 
随着塑料制品在现代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先进制造业对激光塑料焊接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本文论述了用激光焊接塑料的基本原理,目前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通过选用激光、加工设备研究了塑料焊接工艺。按材料,焊接工艺和主要参数,来全面介绍...
关键词:塑料 激光焊接 工艺参数 
激光加工的最新应用领域被引量:23
《应用激光》2005年第5期329-332,共4页王又良 
介绍近年来国际激光加工作为先进制造技术在各个行业、产业应用中的发展趋势。同时,对各种新颖的全固态激光器,包括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及其倍频技术、高重复频率超短脉冲UV固体激光精细微加工技术。
关键词:微通道PCB打孔 激光加工 塑料焊接 光纤激光器 船舶制造 
时分光开关交换器及其光损耗研究
《应用激光》2004年第3期153-154,134,共3页王又良 曲世浦 陈益民 张伟 李明 
本文简要介绍光通信网络中的一种新颖的时分光开关交换器 ,并介绍该光开关交换器系统中引起光损耗的主要因素以及应对的办法。
关键词:光通信网络 时分光开关交换器 光损耗 光交叉连接 MEMS 
小功率封离型全金属RF激励CO_2激光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中国激光》2001年第10期890-892,共3页吴恒莱 王又良 萧明强 崔瑛 
研制了一种小功率封离型全金属结构射频 (RF)CO2 激光器。在 75 0mm放电长度上获得了大于 30W的稳定性优于± 5 %的TEM0 0 模激光输出 ;光束的远场发散角小于 3.5mrad。电光转换效率优于 12 .5 %
关键词:射频激励 全金属结构 封离型 二氧化碳激光器 
射频激励CO_2激光器综述被引量:5
《激光与红外》2001年第1期10-12,共3页王又良 吴恒莱 萧明强 崔瑛 
综述了射频激励 CO2 激光器的发展历史和优异性能。对扩散冷却全金属结构射频激励 CO2 激光器的技术要点 ,从射频激励技术 ,实验原则 ,装置结构 ,扩散冷却 ,射频激励特征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关键词:射频激励 二氧化碳激光器 全金属结构 
封离型全金属RF激励CO_2激光器的安全控制系统
《应用激光》2000年第4期167-170,共4页萧明强 王又良 吴恒莱 
本文介绍一种实用的封离型全金属结构射频激励 CO2 激光器的安全控制系统。该系统可提供过温保护、过压保护等。
关键词:射频激光 CO2激光器 全金属 安全控制系统 
非晶硅太阳电池的激光刻划
《应用激光》1991年第3期110-114,共5页王又良 施亚玲 苏小荣 严淑敏 徐红 蒋加文 李连华 沈玉明 龚焕明 钟伯强 
对一台用于非晶硅太阳电池的激光刻划和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成功地完成了非晶硅和透明导电膜的刻划工艺。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 激光刻划 计算机控制 
X—Y振镜扫描失真及其校正被引量:1
《应用激光》1990年第6期257-258,共2页严淑敏 龚焕明 徐惠仁 王又良 
本文主要叙述了在二维振镜光扫描系统中的线性失真和枕形失真问题,对枕形失真的误差形成和实际补偿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且利用电子线路实现对枕形失真的校正。
关键词:X-Y振镜 扫描失真 校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