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丽

作品数:27被引量:9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可视化数据新闻艺术设计传统文化油纸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新闻知识》《陕西教育(高教版)》《艺术探索》《传媒》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体两翼三融合: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探索
《新闻知识》2024年第7期75-79,96,共6页王秀丽 
西安外国语大学校级教改项目“深度融合前沿媒介技术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2BYZY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解决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难题,是时代语境下外语类高校传媒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中国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现状,存在着国际新闻传播运行规则意识不足、专业技能无法与新媒介发展有效互嵌、现有培养模式无法适应中国国际新闻传播行业...
关键词:国际新闻传播 人才培养 新媒体技术 
图像与社会:报刊油纸伞手工业广告的媒介镜像
《今传媒》2023年第9期66-69,共4页王秀丽 
西安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元宇宙技术驱动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可视化保护与创新传播”(22LW116);陕西省社科基金:“丝绸之路陕西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视化对外传播”(2021M012);西安外国语大学校级教改项目:“深度融合前沿媒介技术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研究”(22BYZY03)。
报刊广告作为一种媒介,保存着丰富的社会历史记忆,是研究历史和社会发展的珍贵史料。分析报刊广告的图像和语义,是立足现在对过去的一种累积性和穿插式社会建构,也是对媒介、记忆与社会历史层叠嵌套关系的挖掘。本文分析了民国时期7家...
关键词:报刊广告 媒介镜像 图像传播 
显性设计与隐性植入:从图书评奖看传统文化叙事传播——以2004年至2022年“世界最美的书”获奖图书为例
《新闻知识》2023年第7期13-17,93,共6页王秀丽 
西安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元宇宙技术驱动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可视化保护与创新传播”(项目编号:22LW116);陕西省社科基金“丝绸之路陕西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视化对外传播”(项目编号:2021M012);西安外国语大学校级教改项目“深度融合前沿媒介技术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2BYZY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化传播需要借助特定的载体和契机。优秀图书出版物既是本国历史和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知识流动的媒介。2004年至2022年中国在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评选中获奖的24本图书携带着中国文化的基因,并借助可视化设计语言的图像叙事,以莱...
关键词:图书出版物 视觉叙事 文化传播 
虚拟与实体教学空间的深度融合——实践类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被引量:9
《青年记者》2022年第6期122-124,共3页王秀丽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国内外对比视角下陕西高等教育本科线上实践教学研究”(编号:SGH20Y1155);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丝绸之路陕西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媒体可视化对外传播”(编号:2021M012)阶段性成果。
混合式教学能够将线上与线下资源进行良性互补,深度融合虚拟与实体教学空间。一方面,虚拟教学空间有助于教学资源的多渠道整合;另一方面,实体教学空间作为实践类课程在场化习得的环境不可或缺。线上虚拟与线下实体教学空间深度融合,能...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 实践课程 学习革命 
技术与可视化: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取向被引量:4
《传媒》2020年第19期88-90,共3页王秀丽 
2020年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大数据时代西安高校新媒体可视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WL120)的阶段性成果。
技术革命和可视化转向正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传媒业。作为新晋热门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为适应新的媒体环境,呈现出技术与可视化两个培养新取向。多维度知识的融合和知识协同应是技术素养和可视化素养培养架构中始终贯穿的一个基...
关键词:技术驱动 可视化驱动 网络与新媒体 人才培养 
技艺移民与工艺差异可视化:以陕南传统油纸伞为考察中心被引量:3
《艺术设计研究》2020年第1期73-79,共7页王秀丽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陕南民间传统油纸伞工艺可视化复原及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7YJC760094)的阶段性成果。
陕南传统油纸伞的制作工艺源起于历史上伴随移民文化而生发的"技艺移民"。湖南移民孙氏携带油纸伞技艺来到陕南并将其发扬光大,因此,孙氏家族是研究陕南油纸伞工艺源起和发展过程的重要族群。通过可视化展现和解析制作工序、工艺原理,...
关键词:陕南油纸伞 技艺移民 地区差异 工艺可视化 
新媒体视阈下传统文化传播的可视化媒介形象被引量:8
《当代传播》2019年第5期103-105,共3页王秀丽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陕南民间传统油纸伞工艺可视化复原及文化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17YJC760094
在新媒体视阈下对中国传统文化媒介形象的关注,同时也是对新媒体传播主体的关注、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活态转型与传承的关注。新媒体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媒介形象的塑造正在向可视化、虚拟化、娱乐化、轻量化转型,这种转型能够在更趋细...
关键词:新媒体 传统文化 媒介形象 
从“呈现”到“模仿”:VR技术视阈下的博物馆文化“活态”展示被引量:11
《文博》2019年第3期102-107,共6页王秀丽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陕南民间传统油纸伞工艺可视化复原及文化研究”(编号:17YJC760094)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虚拟现实(VR)技术凭借沉浸感、交互性、想象力等优势,可为用户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维的感官体验。虚拟现实技术助力下的博物馆文化展示系统能够改进传统博物馆固有的参观方式和展览条件,引发从“呈现文化”向“模仿文化”、从“静...
关键词:VR技术 博物馆 “活态”展示 
沃尔夫林风格理论的当下演绎被引量:1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9年第4期68-70,共3页王秀丽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陕南民间传统油纸伞工艺可视化复原及文化研究"(17YJC760094)阶段性研究成果
沃尔夫林对自己艺术理论的思考与构建是一个修正、补充、完善的动态过程。研究沃尔夫林风格理论的价值,不能停留在重温他的理论,更要对他的理论进行重新思考,促成其向当下的演绎,使之跨越时间和艺术门类的界限,具有新的内涵和生命。将...
关键词:沃尔夫林 风格理论 沿袭与创新 
全球数据新闻奖“最佳可视化”奖作品解析被引量:1
《当代传播》2018年第1期87-89,共3页王秀丽 
新媒体与大数据语境下,信息传播的视觉化途径愈加显著。大数据驱动的新闻可视化实践是一种转化性质的设计研究,能够有效降低视觉思维活动对信息认知的负担,实现式样与意义的同形。本文对2014至2017年全球数据新闻奖"最佳可视化"单项奖...
关键词:数据新闻 最佳可视化单项奖 内容 视觉表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