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通

作品数:24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廊坊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三个代表要求大学生高校新媒体非公有制经济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邯郸学院学报》《职业时空》《科技创新导报》《经济论坛》更多>>
所获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教育厅课题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廊坊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历史脉络下区域规划路径探究——以北运河河北省段实践建设为例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46-48,共3页王通 朱石平 孟小燕 
202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成果“北运河河北省段的历史发展与实践建设思考”(20210201026)。
中国大运河经济带是一条贯穿我国南北的“经济脊梁”。北运河河北省段区域的廊坊香河,正处于“首都城市群”龙头部分之中,强化“龙头”战略引领作用至关重要。实现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北运河河北省段区域复合发展规划,可解决长期以来香...
关键词:北运河河北省段 香河 生态 文化 经济 区域 
明代以来廊坊地区中药材资源状况研究
《山西农经》2019年第17期96-98,共3页孟小燕 王通 安月玲 
2018年度廊坊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廊坊地区道地药材发掘利用研究”(编号:2018029057)
自古以来廊坊地区中药材资源就非常丰富,值得整理研究,对中医药发展建设、中国科技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但国内尚未对廊坊地区传统中药材进行整理总结。以廊坊地区明代以来18种地方志的物产记载为资料源,尝试统计历代廊坊地区中药材资源...
关键词:廊坊   民国 中药材资源 历史状况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讨被引量:1
《科技创新导报》2017年第9期218-219,共2页王通 王红军 
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媒体整合运用研究>;课题编号:2015030328
在新媒体时代,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教育管理滞后,创业意识淡薄,创业能力不强等问题。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在于国际、国内和个体方面,高校应该制定相应措施,建设有效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机制,高校学生...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创新教育对策探讨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123-125,共3页王红军 王通 
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15030328)
近年来,新媒体迅猛发展,对大学生创新教育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新媒体拓展了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平台,有利于大学生掌握灵活的创新方法和快速获取创新知识。另一方面,新媒体弱化了部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思考能力,使部分大学生养成不良...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 创新教育 创新思维 
当前高校学生宗教信仰探讨与思考被引量:7
《职业时空》2010年第3期142-144,共3页王通 王红军 
河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当前高校学生宗教信仰问题探讨与思考>(S091306)
高校学生信仰宗教的主要原因在于激烈的社会变迁、学生的个体因素以及宗教本身的吸引力。高校学生宗教信仰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宗教可以慰籍心灵、稳定情绪,强化民族意识、调节民族心理;另一方面,不加分析的信仰宗教,容易丧失正确的价值...
关键词:宗教信仰 高校学生 信仰危机 社会转型 双重性 
如何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工作
《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85-86,共2页王通 韩利利 刘晨曦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作为我党在农村领导和执政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又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的根本组织保障。加强和改善当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对...
关键词:新农村 基层党组织 建设社会主义 
论弗洛姆的人格理论与现代人的人格培养
《职业时空》2007年第01X期30-31,共2页郑雅维 王通 
埃里希·弗洛姆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他既是马克思的信徒,同时又是弗洛伊德的学生,这样的双重身分使他的研究领域明显区别于法兰克福学派的其他成员。他大大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思想,创建了独具特色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
关键词:弗洛姆 人格培养 人格理论 现代人 法兰克福学派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 人本主义 
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研究的思维转向被引量:1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6年第3期1-3,共3页王通 梁建洪 赵炳坤 邵长兰 
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增强德育实效性方法和途径的"教师取向"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0405009)
探讨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方法与途径,不应局限于如何塑造学生的研究,从“学生取向”到“教师取向”的思维转变,是研究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方法与途径的必要前提。摆脱德育评价物化倾向的束缚去观察,坚定的职业信仰、较高的职业道德品质以...
关键词:学生取向 教师取向 思维转向 德育 高校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度研究
《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75-76,共2页王通 
廊坊师范学院资助课题<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研究>成果;课题编号:LSSYZ 20040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迫切需要对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制度进行创新和变革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策和制度直接关系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败。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制度 
高校德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外赋条件被引量:2
《职业时空》2005年第22期24-26,共3页邵长兰 王通 
德育教师的素质是一个关乎德育实效性的关键问题.正如杜威所说:"所有其他的改革都取决于从事教师职业者的素质和性格的改革.正因为教育是人的一切事业中最个人化的、最切己的,它的力量的最后凭借和最终来源便在于个体的训练、品质和智慧...
关键词:德育教师 素质 高校 德育实效性 教育改革 教师职业 学术问题 教育问题 个人化 力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