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欣欣

作品数:23被引量:9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红楼梦》寓言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史教学教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B)》《中国韵文学刊》《新疆社科论坛》更多>>
所获基金: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起承转合法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迁移运用
《中学语文》2024年第11期86-88,共3页冯柳清 田欣欣 
起、承、转、合可分别迁移运用到议论文的开头、承接、转变和结尾四部分:开头可就景比兴起或由事引起,也可就题直起;承接部分要与开头紧密相联,且需顺接开头的内容和气脉;转变部分要于承接处有所变化,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转变,深化文章论...
关键词:古诗 起承转合 议论文 写作教学 谋篇布局 
“画家三染”与《红楼梦》茜纱窗意象的建构
《华夏文化论坛》2021年第2期159-165,共7页田欣欣 
"画家三染"本是中国画表现笔墨层次的技法,脂砚斋用来比喻《红楼梦》的叙事技巧。《红楼梦》在创造茜纱窗意象时,围绕茜纱窗的文本意义与文学意义,题旨及结构作用等方面,多层次地运用了"三染"法。它们彼此交织、相互呼应,有大处着笔,有...
关键词:红楼梦 茜纱窗 画家三染 
岭南报载寓言研究及其多重价值
《岭南文史》2020年第1期78-82,共5页田欣欣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项目“岭南报载寓言研究”(GD15XZW02);“近代文化视域下的岭南寓言探赜”(GD15DL10)阶段成果。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文学开始近代转型。在诸多文学体裁中,寓言的转型最具典型意义。岭南报刊在寓言的近代转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岭南报刊是最早译介域外寓言的中文报刊;第二,岭南报刊设立的"寓言"专栏,是近代中国最早的...
关键词:文体独立 近代转型 中文报刊 文学体裁 原创作品 多重价值 译介 岭南 
论《红楼梦》中的“昔日贾府”
《荆楚学刊》2019年第6期34-38,共5页田欣欣 宋伟 
2017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培养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经典化、网络化及实践路径探索”(574号)。
《红楼梦》中有两个贾府:入书前的昔日贾府与书中的今日贾府。作者没有正面描述过昔日贾府,但是书中人以评说、回忆、想象等方式勾勒出昔日贾府的面貌。昔日贾府是曹雪芹的精心创设,在《红楼梦》中承担着对比、互文、隐喻等文学功能,表...
关键词:《红楼梦》 昔日贾府 记忆文学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被引量:1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B)》2019年第5期61-64,共4页田欣欣 黄榆婷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7年度一般资助课题“培养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经典化、网络化及实践路径探索”;2019年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攀登计划)“运用古代文学经典名著提升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育实践调查研究”(课题编号:phjh2019b0521)系列成果之一
一、教学设想《愚公移山》是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一单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经典作品,感受古人的智慧与胸襟,培养良好的品格与志趣。《愚公移山》是一则经典寓言。虽然只有三百余字,但信息量极大。
关键词:中学语文 文言文教学 愚公移山 
论《红楼梦》中的“通灵宝玉”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9年第4期81-82,共2页罗仕媚 王丽欣 田欣欣 
2017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培养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经典化;网络化及实践路径探索"成果
通灵宝玉是《红楼梦》主人公贾宝玉的佩饰。在《红楼梦》中,通灵宝玉发挥着重要的叙事功能。它是红楼故事的叙述者,红楼故事实际是石头记事;它引发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发展,是贯穿全书的重要线索;它预示人物命运、结局,具有独特的象征意...
关键词:《红楼梦》 通灵宝玉 贾宝玉 
《金瓶梅》中的“床”“鞋”意象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9年第4期83-84,共2页陈龙凡 田欣欣 
2017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培养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经典化;网络化及实践路径探索"成果
《金瓶梅》中"床""鞋"意象着墨甚多。这两种意象是性爱的符号,是财富、身份的标志,也是西门家族败亡的象征,有着丰富深刻的内涵。书中"床""鞋"意象的相关描写反映了明代社会风情,有助于读者了解明代社会的基本面貌。
关键词:《金瓶梅》   
《水浒传》中的宋江和李逵形象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9年第4期85-86,共2页郑伊琛 田欣欣 
2017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培养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经典化;网络化及实践路径探索"成果
《水浒传》中,宋江、李逵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宋江折射出传统文人的审美理想,李逵是江湖豪士的典型。宋江体现的是意识中的自我与超我,李逵表现的是无意识的本我。宋江、李逵构成了《水浒传》中一对特殊的形象组合,作者透过他们表达了对...
关键词:《水浒传》 宋江 李逵 
《红楼梦》咏絮词探微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8年第9期32-34,共3页张跃旭 田欣欣 
2017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培养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经典化;网络化及实践路径探索"成果
《红楼梦》常用谶语隐喻主要人物命运及故事结局,第七十回属于比较集中的一处。此回中的咏絮词词意直承判词,暗示了大观园女儿的悲剧命运及贾府树倒猢狲散的最终结局。咏絮词不仅起到了题词成谶的作用,从诗词艺术的角度来说,也是一组精...
关键词:《红楼梦》 咏絮词 谶语 
《红楼梦》诗词对人物塑造的作用——以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为例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8年第9期34-36,共3页陈淑莹 田欣欣 
2017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培养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经典化;网络化及实践路径探索"成果
诗词是《红楼梦》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第六十三回中,作者不仅通过诗词塑造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运,也预示了大观园百花凋零、风流云散的最终结局。由于将诗词与人物形象塑造有机融合,《红楼梦》成为一部充满诗情画意的经典杰作。
关键词:《红楼梦》 诗词 人物塑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