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东

作品数:41被引量:7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佛乐音乐仪式音乐唱腔民歌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艺术评论》《音乐创作》《民族艺术》《音乐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博士后工作经费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鼓噪起乡愁的乌托邦——赣东北开台仪式音乐表演的符号学阐释
《北方音乐》2025年第1期67-78,共12页胡晓东 艾文婷 
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乐学理论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2ZD12);2023年江西省教育厅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赣剧非遗传承人群体生命史研究”(项目编号:YC2023-S284)阶段性成果。
民俗仪式作为一个乡土文化符号,承载着乡民最朴素的母语记忆和中国乡土文化基因,也寄托着乡民的文化乡愁。仪式表演中的每一个符号都构成了人们难以忘怀的乡土记忆,最终汇集成一个丰富多元的文化乡愁符号系统,并以视觉符号、听觉符号及...
关键词:文化乡愁 开台仪式 文化符号 符号学阐释 艺术乡建 
区域国别音乐研究构想——兼论相关概念内涵与关系
《音乐探索》2024年第4期98-107,共10页胡晓东 王亚军 
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乐学理论体系研究”(22ZD12)。
区域国别学作为新兴交叉学科,注重对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国际关系等各领域的研究,带有智库性质的学科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区域国别音乐研究是区域国别学下属的一个研究领域,旨在以音乐为窗口...
关键词:区域国别学 区域国别音乐研究 音乐政治学 民族音乐学 学科交叉 
区域国别视野下亚太地区筝属乐器流变考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4年第5期97-107,共11页胡晓东 聂驿欢 
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乐学理论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2ZD12)阶段性研究成果。
筝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被誉为“华夏正声”。作为文化符号的筝,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价值,是探究区域国别之间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利器。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变迁中,筝的形制、律调、演奏技法及社会功能皆发...
关键词:区域国别研究 亚太地区 筝属乐器 流变 文化互鉴 
准十二平均律:一种应用律学现象——曲项四弦四柱琵琶律制归属问题探赜
《中国音乐》2024年第5期15-24,45,共11页胡晓东 满一飞 
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乐学理论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2ZD12)的阶段成果。
应用律学与理论律学是律学研究的两大分野,前者重点关注音乐实践中应律乐器的音律特征,探究独存于音乐实践中的某种律学现象或律学原理,以形成对理论律学体系的辅证或互证,揭示其对于乐制体系的律学规范范式的律学理论范畴。准十二平均...
关键词:曲项四弦四柱琵琶 律制归属 准十二平均律 应用律学 理论律学 
非遗传承人群体生命史的学术张力——基于数位赣剧传承人口述史的再研究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4年第5期131-142,156,共13页胡晓东 艾文婷 
202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乐学理论体系研究”(22ZD12);2023年江西省教育厅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赣剧非遗传承人群体生命史研究”(YC2023-S284)。
生命史为人类学研究提供了一条接通历史、社会、个人的文本阐释通道,是非遗传承人研究的重要利器。赣剧非遗传承人群体作为赣剧艺术话语体系的建构者,为赣剧艺术建立了鲜活的生命档案。通过对赣剧传承人群体深入访谈,将数位代表性传承...
关键词:群体生命史 身份建构 赣剧 非遗传承人 
曲牌【小桃红】在赣江流域的流变
《人民音乐》2024年第9期81-85,共5页胡晓东 彭小峰 
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乐学理论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2ZD12)。
曲牌是中国传统音乐中杰出代表,携带着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因子。通过对曲牌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传统音乐的流变脉络,因此,曲牌的研究成了学界热点。现有的成果主要是针对曲牌的词格、形态等方面的流变进行研究。如冯光钰的《中国曲牌考...
关键词:小桃红 冯光钰 中国传统文化 袁静芳 赣江流域 曲牌 家族系列 流变 
包融共生 交叉互鉴——区域国别音乐研究学科关系摭谈被引量:2
《民族艺术研究》2024年第4期17-27,共11页胡晓东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乐学理论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22ZD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区域国别音乐研究作为一个由区域国别学和音乐学交叉而成的新兴研究领域,所涉学科属性与专业概念繁多,且内涵丰富、关系错综复杂。因此,站在学科与专业发展的交汇点上,借用采纳系统论、关系论和范畴学方法,以抽丝剥茧、条分缕析的方式...
关键词:区域国别学 区域国别音乐研究 系统论 关系论 包融共生 交叉互鉴 
语音、语义、语用:中国民歌唱词语言研究三题——以重庆城口民歌为例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23-32,共10页周洁 胡晓东 
2018年度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改革开放40年来赣鄱作曲家群体研究”(项目编号:YG2018289B)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唱词语言(方言)是探究民歌地方特质的利器,语音、语义和语用是切入音乐语言学的三大重要议题,分别从物质外壳(音响)、文化内涵与社会功用三个层面由表及里揭示了语言和音乐一卵双胞、相生相长的内在关系,建构起语言与音乐研究的理论基...
关键词:重庆城口民歌 语音 语义 语用 
亮点纷呈 守正创新——由2023中国原生民歌节引发的思考
《人民音乐》2024年第3期11-15,共5页胡晓东 王亚军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乐学理论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2ZD12)的阶段性成果。
2023年11月16至2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唱响原生民歌谱写时代华章”为主题的“2023中国原生民歌节”在江西省上饶市、赣州市、鹰潭市三地隆重举办。
关键词:守正创新 上饶市 赣州市 鹰潭市 江西省 文化和旅游 
多族群杂居区节庆音乐文化的认同阶序——以元江哈尼族传统节庆“喍奢扎”音乐展演的当代转型为例被引量:5
《中国音乐》2022年第3期97-107,共11页胡晓东 
多族群杂居区节庆音乐文化的认同阶序,是各族群文化主体藉由节庆音乐符号,在交互与对话中彰显的对各自文化身份与族群边界的认知角度和阶段序列,反映出音乐在形塑各族群心理素质,构筑多元文化认同并实现民族国家沟通与社会维护的独特功...
关键词:多族群杂居区 哈尼族“喍奢扎”音乐 认同阶序 文化层 主体间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