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群武

作品数:23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巢湖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俗字乞讨艺术正字庐剧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艺术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科教博览》《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皖西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巢湖劳动民歌生态意蕴探究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21-27,共7页马磊 褚群武 
安徽省哲学规划青年课题“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环巢湖民歌产业化路径研究”(AHSKQ2019D095)。
由于时代变迁,社会生产劳动方式的改变,巢湖劳动类民歌失去了原有的生存根基,但其映射出的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沉淀出的特有地方文化,以及浓郁的田园气息和独特的自然生态意蕴,是现代人在高速发展的工业文明中意欲表达的生态情怀。从巢...
关键词:巢湖民歌 劳动民歌 生态意识 生态审美 
乞讨人艺术:皖中南门歌的时代镜像被引量:2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85-89,共5页褚群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乞讨人艺术-皖中南门歌研究”(13YJC760009);巢湖学院科研机构专项项目“巢湖灯歌表演:新媒体时代的民间戏曲现状探究”(XWY-201706)
门歌为穷人乞讨时的辛酸叫唱。门歌艺人演唱时擅长对眼前景象进行描摹,对生活现状及世态人情进行分析,从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门歌的特殊性在于它是草根艺人的创作与表演,其写实特点及对社会习俗的把握,体现了一定的人文价值。
关键词:皖中南门歌 时代镜像 底层叙述 
“文化软实力”视域下的《中国文化概论》实践教学探讨——以C学院为例被引量:2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年第11期104-106,117,共4页褚群武 徐兴菊 
《“文化软实力”视域下的〈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探讨》,巢湖学院质量工程校级重点项目(项目编号ch16kcjgxm08)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公共课,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对该课重视不够,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在当今大力提倡提高文化软实力的背景下,高校如何联系学生实际、地区实际、生活实际,如何利用有限资源上好文化概论课,这是一个...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 《中国文化概论》 文化产业化 区域文化 
乞讨人艺术:庐剧门歌《荞麦记》的主题探析被引量:1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154-158,167,共6页褚群武 王方好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乞讨人艺术-皖中南门歌研究”(13YJC760009);巢湖学院科研机构专项项目“巢湖灯歌表演:新媒体时代的民间戏曲现状探究”(XWY-201706)
庐剧《荞麦记》是门歌艺人沿门乞讨时唱的曲目,是典型的门歌式庐剧。作为庐剧的经典剧目,在江淮一带农村广泛流行,其内容简单,但主题思想丰富,在主题艺术表达上用双线叙事结构、讽刺手法和充满生活感悟的方言俚语,一定程度上深化了戏剧...
关键词:庐剧《荞麦记》 主题思想 双线叙事 讽刺手法 方言俚语 
庐剧传统小戏的情节模式探析被引量:1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9期72-75,共4页褚群武 王方好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13YJC760009);巢湖学院科研机构专项项目(XWY-201706)
庐剧传统小戏数量众多,故事题材充满浓郁的日常生活气息。处于社会底层的观众、熟谙底层生活的剧作者、特殊的地域文化,使得庐剧传统小戏在情节设置上具有鲜明的类型化、世俗化特征,这也是庐剧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庐剧 传统小戏 情节模式 类型化 
乞讨人艺术:门歌艺人沈成宇的人生被引量:1
《皖西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115-117,共3页褚群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13YJC760009);巢湖学院科研机构专项项目(XWY-201706)
皖中南门歌在2006年被评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发展,门歌的存在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沈成宇同志在安徽省巢湖市坝镇一带是非常有名的"门歌人",他对门歌表演的热爱,在新时代依然让人感动。正是因为一些人像沈成宇那样对传统...
关键词:乞讨人艺术 门歌 传统文化 非遗 
庐剧经典剧目《休丁香》的叙事艺术探析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45-47,52,共4页褚群武 王方好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乞讨人艺术--皖中南门歌研究(13YJC760009)
庐剧经典《休丁香》是独具安徽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间小戏剧目。在叙事策略处理上,叙事时空的假定性、叙事情节的二元对立、叙事体态的人称变换、叙事语言的地域特色均是戏剧审美趣味最直观的再现。
关键词:庐剧 《休丁香》 叙事策略 审美趣味 
从结婚门歌《三生箩》看巢湖婚俗的文化内涵被引量:1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38-41,共4页褚群武 
20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乞讨人艺术--皖中南门歌研究"(13YJC760009)
巢湖门歌《三生箩》,虽然歌词简单,但却包含着丰富的礼仪文化。通过考察《三生箩》在巢湖人婚姻仪式中的作用及其符号意义,对于深入了解当地人的婚姻礼仪的文化内涵有着特殊的意义。
关键词:结婚门歌 三生箩 巢湖婚俗 文化内涵 
乞讨人的艺术--论皖中南闹春门歌的审美选择被引量:3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121-127,137,共8页褚群武 张晓刚 
皖中南一带的门歌于2006年被录入安徽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优秀的民间文学遗产。门歌过去是穷人沿门乞讨时唱的歌。闹春门歌是门歌的一种,因为其出现语境的特殊,语言形式的简洁、生动,曲调的简易、舒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审美情...
关键词:门歌 闹春门歌 审美选择 乡土文化 
《释名》与《说文解字》声训之比较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80-83,共4页褚群武 赵拴牢 杜红梅 
巢湖学院科研基金项目(xwy-201101)
一般认为《说文解字》是一部以形求义为体例的书,其实它的声训探源功能也较强,足以和《释名》中的声训相媲美。《说文解字》早于《释名》,这说明《释名》释文体例是对《说文解字》及早期声训的借鉴和发展。正确解读这些声训,比较两书的...
关键词:《释名》 《说文解字》 声训 语言探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