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英

作品数:17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柏格森庄子《安娜·卡列尼娜》电影改编电影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电影文学》《作家》《文艺评论》《河南教育(高教版)(中)》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卓越教师U-G-S联动培养模式实践探究——以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为例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23年第12期48-49,共2页陈丽英 
河南省2022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22-JSJYYB-074)。
通过U-G-S联动培养模式的建立,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实施“1234”模式,以培养教师教育人才为目标,围绕成果导向积极开展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开创了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实现了三方共商、共建、共享、共赢。
关键词:师范院校 U-G-S 教师教育 
新时代背景下提升师范生国学素养策略探析被引量:1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23年第1期56-57,共2页陈丽英 
南阳师范学院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新时代师范生国学素养培养体系研究”(编号:2019-JXYJYB-13);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新文科视域下师范生国学素养培养路径研究”(编号:2022YB0208)。
将国学教育融入师范生的培养体系之中,不断提升其国学素养,是新时代背景下师范生成长成才的重中之重。为此,本研究提出从科学设计国学课程体系、合理构建体系化培养模式、逐步形成校地合作培养机制等方面努力,使师范生具备较高的国学素...
关键词:师范生 国学素养 培养 
从《白鹿原》看中国男权文化的经典解析
《大舞台》2015年第7期241-242,共2页陈丽英 
《白鹿原》是一部被称为"民族的秘史"的著作,作者通过对理想人格规范的塑造,对传统儒家文化存在的价值给予了肯定,但是作者以男性的角度作为文化评定的标准,凸显的是男权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白鹿原》,它既是一部反思民族文化的作品...
关键词:《白鹿原》 情感态度 男权文化 
《安娜·卡列尼娜》小说电影改编的继承与超越
《电影文学》2015年第13期61-63,共3页陈丽英 
从小说到电影,虽然小说人物形象及情节不断地被重塑或重构,但都没有破坏故事的完整性,只为突出电影的主题而服务。从小说到电影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改编者要在精确把握小说所传达的思想意识和精神意蕴的同时,结合电影本身的特性探...
关键词:《安娜·卡列尼娜》 继承 超越 平衡点 
还青春电影的青春应有之义被引量:3
《电影文学》2015年第7期22-24,共3页陈丽英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新中国蒙古族题材电影史研究"(项目编号:12XZW042)的阶段性成果
艺术创作从来都是现实的补足,青春电影也一样。若有意纯化现实或撇开现实,追求瞬间闪亮效应也许既讨巧又讨好,但牺牲了青春电影应有的品位和底线,"赚了票房,却脏了灵魂"。我们应脚踏实地,身怀艺术使命和艺术敬畏精神,从细微处和小视角...
关键词:电影 青春 成长 
被上帝遗弃的世界的史诗——论卢卡奇的小说发生学
《作家》2015年第3X期189-190,共2页陈丽英 
南阳师范学院专项项目《西方资本主义文化背景下的小说社会学方法研究——以卢卡奇、瓦特、戈德曼为中心》(项目编号:ZX2012004)的阶段性成果;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2XZW042)的资助
在《小说理论》中,卢卡奇以其形式与历史同构的理论,提出史诗与小说更替的内在本质,是"总体性"文化的失落。现时代的小说是重新找寻与建构本质与生活相统一的史诗性叙述形式,它不仅担负着找寻总体性和为总体性赋形的重任,甚至还肩负着...
关键词:格奥尔格·卢卡奇 《小说理论》 总体性 现代小说 
论电影《安娜·卡列尼娜》的情节重构
《电影文学》2015年第3期120-122,共3页陈丽英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新中国蒙古族题材电影史研究"(项目编号:12XZW042)的阶段性成果
将小说改编成电影不是简单地将文字转变成影像,而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由于电影和小说的性质以及表达方式迥异,不同编剧的改编方式与创作风格以及对同一部小说的理解和想要传达的思想意境也都存在极大的差异,因而他们改编后作品的...
关键词:《安娜·卡列尼娜》 电影改编 情节重构 
论电影改编中人物形象的再塑造被引量:2
《电影文学》2015年第1期60-62,共3页陈丽英 
南阳师范学院专项项目"庄子与柏格森的生命直觉比较研究"(项目编号:nytc2006k92)的阶段性成果
将小说改编成电影作品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不是简单地将文字转变成影像,而是原著作者与改编者的交流,也是编剧与观众的对话。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电影改编剧本之间由于各自的侧重点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人物形象不断地被重塑...
关键词:《安娜·卡列尼娜》 电影改编 爱情 
中产阶级与18世纪小说的兴起——论瓦特的经验主义小说社会学
《戏剧之家》2014年第11期283-284,共2页陈丽英 
南阳师范学院专项项目<西方资本主义文化背景下的小说社会学方法研究--以卢卡奇;瓦特;戈德曼为中心>(项目编号:ZX2012004)的阶段性成果;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2XZW042)的资助
瓦特考察、分析了与18世纪读者队伍有关的经济、文化普及程度、流通图书馆的成功、经济发展带来的闲暇时间以及恩主制度的衰微带来的出版商与作者、读者的关系等,正是这些因素促进了小说的现实主义特征的形成和读者队伍的扩大。
关键词:瓦特 《小说的兴起》 中产阶级 小说社会学 
论戈德曼的发生结构主义小说社会学
《文艺评论》2014年第1期18-24,共7页陈丽英 
南阳师范学院专项项目"西方资本主义文化背景下的小说社会学方法研究--以卢卡奇;瓦特;戈德曼为中心"(项目编号:ZX2012004)的阶段性成果;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2XZW042)的资助
对文学的外部研究并非新近才出现的,社会一历史的实证主义批评模式在新批评出现之前一直广泛应用于文学批评。社会一历史批评认为,文学的产生与社会的外部环境,如政治、经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当然,文学批评不能完全撇开社会因...
关键词:小说社会学 结构主义 戈德曼 文学批评 历史批评 外部研究 批评模式 实证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