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月明

作品数:12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诸子匈奴汉武帝将军历史事实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文艺评论》《北方论丛》《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文史知识》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等教育全体系融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4年第11期107-109,共3页徐佳超 夏野 丛月明 
哈尔滨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古代文学》课程融合式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XJGY2023041)。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融合式教学是备受关注的热门议题之一。通过对混合式教学和融合式教学研究成果的梳理,对二者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融合式教学作为教学的新形态,更适合当下高等教育面对的实际问题。从教学目标、教学形式、教学内容...
关键词:高等教育 融合式教学 构建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有为”文学主张的内涵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年第7期1-4,共4页丛月明 
哈尔滨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研究项目“视频自媒体与古代文学课程建设”(项目编号:XJGYFW2022044)。
郭店楚墓竹简中的《性自命出》篇在言及诗、书、礼、乐等传统经典时,分别提出了“有为为之”“有为言之”和“有为举之”的概括。这一概括不仅是对前代文化经典的总结,也蕴含了对文学必须“有为”的理论主张。尤其是其中“有为言之”的...
关键词:《性自命出》 有为 人道立场 言行相顾 礼无不答 礼乐时代 
口传、书写与立言:诸子学派文本的经典化
《北方论丛》2022年第2期37-43,共7页丛月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七十子著作的文本生成与诸子文体演变研究”(17CZW01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古典学与中国早期文学的历史格局研究”(20&ZD263)。
诸子立言文本具有学派性质,其经典化的过程,是在口传与书写两种方式下发生的,因此具有内在的矛盾。礼崩乐坏促使经典的形成从口传时代向书写时代过渡。而进入书写时代的诸子,在力图实现文本经典化的过程中,却仍然重视口传,并把口传作为...
关键词:口传 书写 立言 诸子 经典化 
战国游士的“偶合”人生
《文史知识》2021年第7期65-71,共7页丛月明 王洋 
战国游士的命运充满着不确定性,太史公以"偶合"二字概之,《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士亦有偶合。"今人喜谈"拥抱不确定性",但偶合却有人生无常的意味,充满了幻灭感。游士们试图积极地拥抱不确定性,以掌握命运的节奏,却总是适得其反,不断...
关键词:太史公 游士 范雎 人生无常 幻灭感 偶合 战国 不确定性 
《礼记·檀弓》的史传叙事与文学特征
《北方论丛》2020年第5期94-106,共13页丛月明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七十子著作的文本生成与诸子文体演变研究”(17CZW013)。
《檀弓》以其主于叙事的文章形态,在《礼记》众篇目中独树一帜。其叙事在具有明显史传风格的同时,又内含着以说理为目的的诸子文章本质,由此集中体现了《礼记》上承六经、下启诸子的文学特征。本文即从史传叙事、礼叙事与义理阐发等方面...
关键词:《檀弓》 史传叙事 文学特征 
思想的文学解读与文学的思想溯源——评《简帛文献与诸子时代文学思想研究》
《北方论丛》2019年第6期104-110,共7页丛月明 
大量简帛文献的出土,为中国早期文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杨隽教授的新著《简帛文献与诸子时代文学思想研究》从简帛文献中所载的文学理论命题出发,以之对诸子时代的文学观念加以全面的考察,力图将诸子著作中"零碎的、简短的、不成系...
关键词:简帛文献 诸子时代文学思想 礼乐文明 
诗学的历史解读与历史的诗学贯通——评《礼仪与兴象——<礼记>元文学理论形态研究》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2015年第2期127-137,共11页丛月明 
以文学历史的还原为根本指向,王秀臣的新著《礼仪与兴象——〈礼记〉元文学理论形态研究》从'礼仪'与'兴象'入手,既考察了中国早期文学的具体形态,细致而完整地揭示出中国文学的发生与礼仪之间的关系;又从诗、乐、舞、礼辞等仪式文学现...
关键词:元文学 礼仪 兴象 抒情传统 
文章与礼制关系考辨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4年第4期87-90,共4页丛月明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上找不到与今天之"文学"完全对应的词汇,而我们所称之为文学的作品,实际上包含在古人的文章概念之中。然而与当下将审美性看做文学的本质属性的观点不同,古人文章在根本上强调的是规矩与制度,由此文章与礼制具有逻...
关键词:文章 文饰 礼制 
《月令》模式与六经中的时间结构被引量:1
《北方论丛》2014年第1期33-37,共5页丛月明 
时间是一种秩序,也是一种结构,事物的发生与发展无不遵循着时间的往来顺序,因此,从记事角度而言,文章的书写不能脱离时间。包括六经在内的古代经典文本之中,或明或暗地蕴含着深刻的时间结构,《礼记·月令》则是这一结构的集中体现。与...
关键词:《月令》 六经 时间结构 
《礼记》的来源篇章及其撰写时代考证
《文艺评论》2013年第10期118-123,共6页丛月明 
今本《礼记》即古人所谓之《小戴礼记》,存四十九篇。郑玄《六艺论》最早指出戴圣是其编纂者。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一引其说云:“《六艺论》云:‘今礼行于世者,戴德、戴圣之学也。’又云:‘戴德传《记》八十五篇’,则《大戴礼》...
关键词:《礼记》 时代考证 篇章 撰写 《礼记正义》 传承关系 编纂者 孔颖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