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蕾

作品数:29被引量:2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边塞诗唐代宋代中唐边塞诗创作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昆明学院学报》《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罗隐诗的命运主题及在晚唐五代的接受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160-166,共7页何蕾 
安徽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gxyqZD2016350)
晚唐诗人罗隐的诗歌题材广泛,内容多样,其中以命运主题的作品最为特别,狂舞与哀歌并存。这类作品有两种内容倾向:一是表现对于命运的抗争,一是感慨英雄受制于命运的无奈。后一类作品尤其容易引起晚唐、五代英雄豪杰的共鸣。这种接受和...
关键词:罗隐 晚唐五代 命运主题 接受 背景 
中唐古文运动: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文体之变
《青海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156-162,共7页何蕾 
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唐诗人生存困境与诗歌新变"(2013SQRW070ZD)
中唐古文运动关涉文学思潮的变化,历来解释颇多,一般说法多从革新说、复古说、创新说等等阐扬开来。然而,以刘勰"文变染乎世情"的视角对此进行观照,加以还原,古文运动实际上是唐宋社会转型背景之下的文体之变,是社会转型在文学领域的表...
关键词:中唐 古文运动 唐宋转型 韩愈 柳宗元 实用主义 
宋代“箕仙”诗考论被引量:3
《宗教学研究》2017年第2期259-267,共9页何蕾 
安徽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gxyqZD2016350)阶段性成果
扶箕降仙的巫术表演在中国源远流长,至宋代,娱神色彩淡化,转而强调娱人与实用功能。与前朝相比,宋代扶箕最富于文化色彩的一个特点是箕仙作诗现象的普遍性。在宋代有关扶箕降仙的记载中,所降之仙多为"紫姑"。宋代扶箕巫术的流行与社会...
关键词:宋代 箕仙诗 扶箕降仙 紫姑 士人 
“工程化”与“去工程化”——地方工科院校中文专业的困境与出路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7年第6期78-80,共3页何蕾 
从某种意义上说,"工程化"教学把握了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征和规律,符合应用型本科教学的要求,但"工程化"教学也有自身缺陷,并非适用于所有专业。对于中文专业,过分强调"工程化"教学,只会扼杀专业的发散性、创造性和专业特点...
关键词:工程化 应用型 教学规律 中文 
中唐“夷夏”观念之转严与边塞诗创作的衰落被引量:3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161-168,共8页何蕾 
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编号:GXYQZD2016350)
在唐代边塞诗创作衰落的众多原因中,中唐"夷夏"观念之转严亦属其一。唐代边塞诗创作与胡文化有颇多交融,胡文化是刺激边塞诗创作的一个强力因素。然而,随着中唐"夷夏"观念的转严,胡文化日益受到排斥与否定,丧失了活力与生机,使边塞诗创...
关键词:边塞诗 胡文化 “夷夏之辨” 儒学复兴 尚武精神 
思想史进程下的“韦柳”之辩与拟古之别被引量:1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110-116,共7页何蕾 
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唐诗人生存困境与诗歌新变"(2013SQRW070ZD)
苏轼论唐诗,李、杜之外,最重韦应物和柳宗元,苏轼评韦、柳诗,着意于"简古""澹泊"的拟古之作,后世的韦、柳高下之辩,也主要就二人拟古诗而言。争论柳在韦上抑或韦在柳上,评论的立场与论者所处时代的诗学思路和评论语境相关,也应将韦应物...
关键词:思想史 韦柳 拟古 闲澹 枯澹 
史学缺位对地方本科院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影响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159-162,共4页何蕾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兼具文学与史学的特点决定了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必须与史学联系起来,或者说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于教于学两方面而言,都不能忽略史学背景,否则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会出现碎片化、模式化倾向,也不利于学生系统性、整体性...
关键词:史学 古代文学 教学 
“知者乐水”与“上善若水”——论柳诗“枯澹”之美被引量:1
《北京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75-84,共10页何蕾 
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2013SQRW070ZD)
苏轼评柳宗元诗,好用"澹泊""枯澹"等语,意指其诗歌创作形貌朴实而情韵丰满。所谓"枯澹"之美实与儒家所倡"中和之美"、道家所倡"法天贵真"本质相同。柳诗中具有"枯澹"之美的作品,集中创作于元和五年至元和十年之间。在此期间,柳宗元深受...
关键词:苏轼 柳宗元 “枯澹” “中和之美” 儒家 道家 
乾嘉诗人命运的预言与昭示——红楼诗学中黛玉形象与乾嘉诗坛的关联
《文学与文化》2016年第2期63-69,共7页何蕾 
林黛玉形象一直被定位为薄命"才女",并被赋予"叛逆"色彩。曹雪芹的诗美追求和红楼诗学的建构主要通过黛玉来实现与完成,林黛玉也是曹雪芹诗论主张和诗歌实践的主要体现者与实现者。作为小说人物的黛玉,其形象不可能与现实人物完全重合,...
关键词:乾嘉诗人 红楼诗学 黄景仁 林黛玉 命运 
女性诗歌叙述视角的演变与创作的式微被引量:3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96-101,105,共7页何蕾 
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唐诗人生存困境与诗歌新变(2013SQRW070ZD)
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女性题材的作品占有较大比重。随着叙述视角从最初的女性自述逐渐转向男性代言,女性题材诗歌的内容与艺术也随之发生变化。女性自述的诗歌作品情感真实、艺术风格朴素,而男性代言的诗歌多华丽绮靡之作。在主题上,两...
关键词:女性诗歌 叙述视角 式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