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福忠

作品数:9被引量:2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教学改革化工热力学苯丙氨酸拆分羟基更多>>
发文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化工高等教育》《化工学报》《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宁波市青年(博士)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地瑞那韦中间体(3aS,6aR)-9-顺-四氢-4-甲氧基呋喃并[3,4b]呋喃-2(3H)-酮产品中微量杂质的分析和形成机理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6期792-795,共4页龙中柱 蔡水洪 张平 吴福忠 宋恭华 
对抗艾滋病药地瑞那韦(Darunavir)的关键中间体(3aS,6aR)-9-顺-四氢-4-甲氧基呋喃并[3,4b]呋喃-2(3H)-酮(MFO)产品中的微量杂质进行了富集与提纯,运用高分辨质谱、元素分析、核磁共振、单晶X射线衍射等技术对其进行了分析,确定该杂质为...
关键词:地瑞那韦 MFO 差向异构体 机理 
TOSPA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结构表征
《化工学报》2010年第10期2731-2737,共7页吴福忠 龙中柱 张平 蔡水洪 赵洪亮 
4,1′,6′-三氯-2,3,6,3′,4′-五乙酰基蔗糖(TOSPA)是全基团法制备三氯蔗糖的关键中间体,采用苄基三乙基氯化胺(TEBA)为催化剂,氯化亚砜为氯化剂合成了TOSPA。研究结果表明:氯化亚砜用量、反应温度对收率有较大影响,当氯化亚砜过量50%...
关键词:TOSPA TEBA 氯代反应 复合物 单晶 
蔗糖羟基保护的选择性去除被引量:1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1期21-24,共4页吴福忠 张平 蔡水洪 龙中柱 徐轶 
将蔗糖全基团保护物(TRISPA)中羟基的保护基团进行选择性去除,制备出高纯度的2,3,6,3′,4′-五氧乙酰基蔗糖(6-PAS),并用1H-NMR和质谱、FT-IR表征了产物的结构特征。考察了水分和反应温度对选择性去除羟基上保护基团的影响,采用了去除...
关键词:羟基的去保护 选择性 6-PAS 一体化反应 
蔗糖羟基的选择性保护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5期631-634,共4页吴福忠 蔡水洪 冯卫青 邢领俊 
以三苯基氯甲烷和乙酸酐依次对蔗糖的8个羟基进行选择性保护,考察了反应配比、温度、溶剂对蔗糖保护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吡啶替代二甲基甲酰胺(DMF)和N-甲基吗啉作为溶剂和缚酸剂的伯羟基醚化反应,选择性为78%,三苯甲醇收率达98%以...
关键词:蔗糖 三苯基氯甲烷 吡啶 甲苯 羟基保护 
以创新的理念搞好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工程应用的教学被引量:5
《化工高等教育》2007年第5期70-73,81,共5页施云海 彭阳峰 程亮 王艳莉 倪娜 吴福忠 刘洪来 
校精品课程(2007年)和重点课程(2005年)建设项目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化工热力学核心教学内容之一,是工业装置用能标定和评价的基础,因此如何在本科热力学教学中说清热力学第二定律,掌握其工程应用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作者根据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从熵的基本概念、定性与定量表达方法出发...
关键词:化工热力学教学 创新理念 热力学第二定律 工程应用 熵衡算 有效能与有效能衡算 理想功 损失功 
引入创新机制 深化化工热力学教学改革被引量:7
《化工高等教育》2007年第3期92-94,66,共4页施云海 王艳莉 程亮 彭阳峰 吴福忠 刘洪来 
华东理工大学校精品课程(2007年)项目;华东理工大学重点课程(2005年)建设项目
针对化工热力学教学中存在的教师"难教"和学生"难学"的问题,提出应以Gibbs函数作为贯穿整个课程的一条主线,掌握G函数与其他热力学函数以及与温度、压力和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师应从热力学基本概念出发,教会学生应用热力学基本原理...
关键词:教学方法改革 化工热力学 创新能力与培养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提高化工热力学教学质量被引量:14
《化工高等教育》2006年第4期35-37,共3页施云海 彭阳峰 王艳莉 吴福忠 刘洪来 
校重点课程建设项目[校通字(2005)74号]。
根据培养“研究型/应用型”、“合格+特色”的化工类高等专门技术人才的要求,针对化工热力学课程存在内容抽象、难以理解等问题,我们提出了教学应根据热力学课程的特点,讲清基本概念,突出课程主线和热力学处理问题的方法,采用启发式教...
关键词:化工热力学 教学改革 启发式教学 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高校 
N-苄氧羰基氨基酸配位萃取拆分外消旋苯丙氨酸被引量:3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1期39-42,67,共5页彭阳峰 何亻全 吴福忠 赵洪亮 赵平 
宁波市青年基金(2003A62006)
以外消旋中性氨基酸苯丙氨酸为研究对象,以N-苄氧羰基手性氨基酸为手性配体,研究其配位萃取拆分特性。着重考察了有机稀释剂、手性配位剂和配位离子种类、被萃取水相中苯丙氨酸初始浓度、萃取时的温度、萃取相pH值等因素对拆分过程的影...
关键词:N-苄氧羰基氨基酸 萃取拆分 苯丙氨酸 配位交换拆分 D L-氨基酸 
邻氯扁桃酸的拆分研究 Ⅱ.机理分析被引量:2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4期375-378,共4页彭阳峰 何佺 皇甫平燕 吴福忠 徐智胜 
宁波市青年基金(2003A62006)
在苯乙胺(PEA)、N-苄基苯乙胺(BPA)、1-(p-硝基苯基)-2-氨基-1,3-丙二醇(SA)拆分邻氯扁桃酸(oClMA)的实验基础上,运用三点作用模型,结合NMR分析,探讨了氢键、空间位阻等在拆分过程中的作用,讨论了PEA、BPA、SA拆分oClMA的特性,说明成盐...
关键词:邻氯扁桃酸 三点作用模型 氢键 空间位阻 成盐键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