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陟

作品数:15被引量:2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外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迈克尔·翁达杰翁达杰海洋文学叙事种族偏见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当代外国文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两年的水手生涯》中的正见、偏见与美墨战争
《外国文学》2021年第4期141-151,共11页张陟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海洋强国’语境下的英美海洋文学流变研究”(17AZD034)。
作为南北战争之前美国最畅销的航海叙事,达纳的《两年的水手生涯》有着鲜明的两重性。一方面,出身绅士阶层的达纳深入商船舱底,再现水手生活的艰辛与遭受的非人待遇,体现出新英格兰精英分子谋求社会改良与进步的热心,可谓时代之正见。...
关键词:达纳 《两年的水手生涯》 航海叙事 加利福尼亚 共和理念 种族偏见 
船如国家:《领航人》中的海洋书写与库珀的革命历史想象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99-107,共9页张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海洋强国’语境下的英美海洋文学流变研究”(17AZD034)阶段性成果。
《领航人》是以历史传奇形式为新兴的共和国编织的起源神话。服务建构共同历史的意图,小说讲述了不同阶层在国家之船中同仇敌忾的革命叙事。在看似同舟共济的战争历程中,却有难以掩饰的紧张与冲突:小说中最具英雄气质的底层人物只有在...
关键词:航海小说 美国革命 历史想象 低下阶层 海洋文学 
控制、僭越与毁灭:谈《白鲸》中的社会关系被引量:1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8年第4期118-125,共8页张陟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英美航海小说中的自我想象与国家认同研究"(12CWW036)
《白鲸》以亚哈与众船员之间的控制与反控制展开叙述,亚哈利用金钱收买、言辞说服、情感交换、仪式表演等种种手段,重塑了"皮阔德号"上的权力秩序,将一条原本打算出海捕鲸的普通渔船及其船员,变成了完全臣服于个人意志的工具,最终制造...
关键词:麦尔维尔 《白鲸》 权力 历史语境 
“地球中空说”、南极探险与想象美国的三种方式被引量:1
《外国文学评论》2017年第2期80-110,共31页张陟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英美航海小说中的自我想象与国家认同研究"(12CWW036)的阶段性成果
十九世纪初,美国以官方组织的南极探险为标志,加入了列强的海上竞争。退伍美军上尉西姆斯提出的"地球中空说"虽显荒谬,却代表了普通美国人对海上探险与扩张的兴趣。作为西姆斯曾经的追随者,雷诺兹不仅促成了十九世纪美国历史上耗资最多...
关键词:南极探险 航海叙事 美国扩张 种族偏见 
《蓝登传》与斯末莱特的不列颠帝国想象被引量:1
《外国文学评论》2015年第3期91-104,共14页张陟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英美航海小说中的自我想象与国家认同研究"(12CWW036)的阶段性成果
1707年英苏合并之后,独立的苏格兰王国不复存在,苏格兰民族需要在新的不列颠框架内重新定义与构建自我。斯末莱特的《蓝登传》极力渲染伦敦的腐败与堕落,借此在情感上否定英格兰的中心地位,并试图以苏格兰人在海外殖民地发财致富的经历...
关键词:苏格兰 《蓝登传》 爱尔兰 不列颠帝国 
航海与成长:论《奥德赛》中忒勒马科斯的出海历程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年第3期47-52,共6页张陟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2CWW036);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1JCWY16YB)
作为《奥德赛》中的当然主角,奥德修斯的航海历险历来为论者所乐道,但也因此遮蔽了另一次航程的意义。借鉴人类学和神话学有关成人仪式与英雄历险的论述,围绕忒勒马科斯出海至普洛斯等地寻访父亲下落的情节,依次分析了史诗人物在分离、...
关键词:《奥德赛》 忒勒马科斯 航海 成人仪式 原型 
论情感过滤假设对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启示被引量:2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3年第5期109-110,共2页曾庆蕃 张陟 
克拉申的语言监控理论不仅仅适用于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输入部分,同时也对输出部分有重要的指导和启发意义。本文旨在运用其相关理论分析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克拉申 情感过滤假设 对外汉语 口语教学 
“大海”与“孤岛”——《蹈海骑手》中的代际冲突被引量:1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43-50,共8页张陟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英美航海小说中的自我想象与国家认同研究"(12CWW036)阶段性成果;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英语文学中的海洋意识:以三部经典为例"阶段性成果(11JCWY16YB)
因其质朴简约的风格,《蹈海骑手》常被认为具有古希腊悲剧的意蕴,而"大海"则被认为象征了"命运的暴虐无常"。借鉴社会学有关文化传承的理论,本文从"出海卖马"这一关键情节入手,以"代际冲突"为视角,结合戏剧取材地———艾兰岛特殊的地...
关键词:辛格 《蹈海骑手》 代际冲突 
航行中的青春与伤痛——迈克尔·翁达杰的新作《猫桌》被引量:1
《外国文学动态》2012年第3期18-20,共3页张陟 
迈克尔·翁达杰(Michael Ondaatje,1943一)生于斯里兰卡,年少时随母移居英国,后迁居加拿大,开始写作生涯。作为当今英语文坛知名作家,翁达杰著有《经过斯洛特》(1976)、《身着狮皮》(1987)、《菩萨凝视的岛屿》(2000)和《...
关键词:迈克尔 《英国病人》 青春 航行 斯里兰卡 写作生涯 知名作家 奥斯卡奖 
从海洋看陆地:斯威夫特与《格列佛游记》被引量:2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第1期58-62,共5页张陟 
18世纪早期的英国崇尚航海与冒险,也正是理性高奏凯歌的时代,斯威夫特却以"万物链"思想为依托,在《格列佛游记》中对当时英国(欧洲)的社会、政治、科技乃至人性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激烈抨击。格列佛四次出海航行的经历,既是重要的形式要素...
关键词: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 航海游记 “万物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