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晴

作品数:22被引量:14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城中村城市化社区规划参与互动资源环境承载力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时代建筑》《南方建筑》《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城市规划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民城市”视角下社区微更新参与式规划设计的新模式探索:以上海市YF里弄微更新为例被引量:3
《城市规划学刊》2023年第6期87-96,共10页李晴 林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旧城微更新中居民参与机制优化研究”(批准号:19BSH018)。
针对目前社区微更新公众参与大多处于“象征性参与”阶段的现状,结合文献梳理,提出融合交往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双理性”概念,整合主体间和主客体两种关系,由此构建社区微更新参与式规划设计分析模型。该模型具有迭代性、集体理性和创意...
关键词:人民城市 社区微更新 参与式规划设计 双理性 
权衡稳粮和经济效益的村庄土地资源配置优化探索——以江苏省溧阳市H村为例被引量:1
《上海城市规划》2023年第2期87-92,共6页李晴 周兰 田莉 范晨璟 
国家科技部十三五重大课题“村镇建设土地资源配置测算系统开发”(编号2018YFD110010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旧城微更新中居民参与机制优化研究”(编号19BSH018)资助。
权衡粮食生产和经济效益是粮食生产功能区农业空间优化的重要内容和挑战。首先建构基于粮食生产和经济效益的村庄土地资源配置分析框架;其次以溧阳市粮食生产功能区H村为例,从人、地、产等3方面分析H村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从问题导向和...
关键词:粮食生产 经济效益 土地资源 情景模式 村庄规划 
困境与破局:基于"宜养"的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探索被引量:1
《时代建筑》2022年第2期48-53,共6页戴颂华 李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旧城微更新中居民参与机制优化研究(19BSH018);同济大学高密度区域智能城镇化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课题:上海住区应对老龄化社会的精细化规划设计标准研究
自2000年中国迈入老龄化社会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上海面对老龄人口数量大,高龄、纯老家庭和独居多的巨大压力,2005年在全国率先提出构建"9073"养老服务模式,继而提出建设"五位一体"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2015年上海...
关键词:15分钟社区生活圈 宜养 社区养老 养老服务设施 
村镇资源环境承载力提升规划工具箱及国土空间规划应用场景被引量:4
《上海城市规划》2021年第6期1-7,共7页范晨璟 周玲玲 黄安 高原 李晴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测算平台研发及规划应用”(编号2018YFD1100105)资助。
有关大尺度的环境资源承载力研究已有较多,但应用于村镇尺度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测算与相应的规划改善方法的研究较为少见。为解决村镇尺度规划提升承载力手段不足的问题,对有关社会—生态系统框架(SES)的文献进行整理,同时对关于村镇尺度...
关键词:村镇规划 规划工具箱 资源环境承载力 社会生态分析框架 
“精细化”导向的城市设计分析框架探索——以上海市KJ社区城市更新为例被引量:1
《城市环境设计》2021年第4期V0145-V0151,共7页李晴 李梓铭 黄思梦 赵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旧城微更新中居民参与机制优化研究”(批准号19BSH018)。
存量时代的城市更新意味着新的“精细化”价值取向,如何认知这种“精细化”价值并与城市设计方法论关联是本研究的出发点。首先,厘清“精细化”“精细化”价值取向和“精细化”城市环境的基本涵义,在此基础上,提出“精细化”导向的城市...
关键词:精细化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框架 
治理视角下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估被引量:7
《农业工程学报》2021年第13期232-241,共10页黄安 田莉 于江浩 高原 李永浮 李晴 熊彬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1100105)。
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估是村镇规划的基础。该研究基于社会-生态系统(Social-Ecological System,SES)理论框架,构建了治理视角下的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估"压力-状态-治理"(Pressure-Status-Governance,PSG)框架,并以...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承载力 障碍诊断 村镇建设 资源环境 综合评估 治理视角 社会-生态系统框架 
健康城市与健康城乡规划图书评介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8年第4期117-125,共9页李晴 张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7AZD011);高密度区域智能城镇化协同创新中心部分研究成果
现代城市规划的产生源自公共卫生与公共健康。尽管城市规划与公共健康曾有一段时间相互分离,但是环境污染和越发严重的慢性疾病等问题促使城市规划再次介入公共健康领域。近年来,城乡规划与公共健康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在国际学术界颇受关...
关键词:城乡规划 公共健康 健康影响评估 健康城乡规划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对癌症发病率的影响研究——以我国60个市/县级样本为例
《城市发展研究》2018年第12期15-25,共11页张博 田莉 李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836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110010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的快速城镇化进程正在迅速改变居民的生活方式,癌症逐渐成为居民公共健康的主要威胁。作为城乡规划的核心议题之一,土地利用被证实会影响公共健康,但关于土地利用对癌症发病率的影响研究十分有限。为此,探索土地...
关键词:土地利用 癌症发病率 间接影响 结构方程 
基于活力导向的混合使用邻里基本特征与影响机制——美国混合开发案例解析被引量:4
《规划师》2018年第4期141-147,共7页李晴 孙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8359);上海市高峰计划项目(0100121006);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基金项目(KY-2015-ZD8-B01)
文章首先阐释了活力导向的混合使用邻里的概念和内涵,解析了混合使用邻里的基本特征,包括毗邻空间功能互补、可步行性、多样性和富有特质的第三场所。其次,基于美国混合开发案例,探讨了后工业化社会背景下,生产方式变革、人口属性和生...
关键词:混合使用邻里 影响机制 毗邻空间 “18小时”活力 
基于现象学视角的城市规划设计概念生成框架研究--以上海市金山区城市生活岸线规划设计方案为例被引量:2
《城市规划学刊》2015年第6期99-105,共7页李晴 田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密度住区第三场所理论及规划方法研究:基于社会凝聚力导向的视角”(批准号:51378359);高密度区域智能城镇化协同创新中心和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科研项目(KY-2015-ZD8-B01)的部分研究成果
探索如何塑造具有创新性的规划设计作品,将地方性、历史、文化与环境联系起来。现基于现象学的基本理论,提出一种创新导向的城市规划设计概念生成框架,概念生成框架的主要步骤为:缺席意向→充实意向→意向中止→范畴意向→意向解析,并...
关键词:设计概念 现象学 意向性 创新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