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红

作品数:18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警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大萧条美国妇女就业妇女大萧条时期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军事更多>>
发文期刊:《湖湘论坛》《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消费导刊》《历史教学(下半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驻地教育资源为依托 深化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
《党史博采(下)》2011年第6期59-60,共2页杨丽红 吴克学 王建辉 
武警医学院2010年教学研究课题(基金编号:WYJ1004)
军队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肩负着对军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思想政治课特殊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决定了这门课的教学要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问题始终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课堂理论教学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然...
关键词:政治理论课教学 实践性教学 教育资源 军人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 课堂理论教学 教学活动 思想政治课 
军营特质对地方入伍大学生干部自我价值实现的影响被引量:1
《文史博览(理论)》2011年第4期48-50,共3页石晓莲 杨丽红 
武警医学院大学生基金(项目编号:WYD201012)
现代化战争是人才的争夺战,招收并且培养使用好大学生干部,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在部队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重视其自我价值的实现是部队留住人才的关键。在对某总队地方入伍大学生干部自我价值实现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笔者分析了军营特质对这...
关键词:军营社会 地方入伍大学生干部 自我价值 
对满洲里市军转干部安置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文史博览(理论)》2010年第11期64-66,共3页张剑峰 杨丽红 
武警医学院大学生课题(基金编号:WYD201015)
本文调查对象是建国以来满洲里市接收的全部军转干部。笔者主要运用到地方和部队相关部门直接调查研究,获取真实准确的数据资料的方法,并辅之以统计学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和综合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同时,笔者走访了具有代表性的个体,...
关键词:军转干部 军转安置工作 满洲里市 
简述1890~1920年美国职业女性
《沧桑》2009年第5期32-33,共2页杨丽红 
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和管理革命为美国女性提供了众多的低级白领职业。正是由于女性化职业的出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女性白领人数大大增加,美国妇女的就业地位有了比较显著的改善。
关键词:美国 1890~1920 职业女性 
以周邓纪念馆为基地的互动式实践性教学研究
《党史博采(下)》2009年第7期45-46,共2页杨丽红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任何理论都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显示其生命力。政治理论课教学也是如此。基于此,自我院1990年建院以来,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组始终把参观周邓纪念馆作为重要教学内容并不断深化。目前,...
关键词:理论与实践 纪念馆 教学研究 互动式 政治理论课教学 近现代史教学 马克思主义 教学内容 
大萧条与美国妇女
《沧桑》2009年第3期14-15,共2页杨丽红 
1929年的大萧条是美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总统进行了新政改革。美国妇女成为新政的受益群体之一。但是,从社会性别角度或者说男女性别权力关系的角度来看,妇女的地位不但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
关键词:美国大萧条 罗斯福新政 妇女地位 
1935年《社会保障法》与美国妇女地位的边缘化
《文史博览(理论)》2009年第3期4-6,共3页杨丽红 
1935年《社会保障法》是美国妇女在公共福利体系中地位变化的转折点。妇女在公共福利上的受惠地位发生了滑落,从新政之前美国公共援助项目中的主要受惠人之一骤然变成了二等公民。妇女不仅失去了在福利立法中的领导地位,而且在社会保障...
关键词:1935年《社会保障法》 美国妇女地位 边缘化 大萧条 
上升还是下降?——大萧条时期美国妇女就业人数增长原因分析被引量:1
《沧桑》2008年第5期158-159,共2页杨丽红 周文姬 
大萧条期间,在全国失业状况异常严重的情况下,美国妇女的就业人数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原因在于存在一个歧视性的女性劳动力市场,而这个男性很少介入的劳动力市场在大萧条时扩大了。因此,妇女在就业上相对地位不但没有上升,反而下降。
关键词:美国妇女就业 大萧条 女性劳动力市场 社会性别 
大萧条时期美国专业女性的职业地位分析被引量:1
《湖湘论坛》2008年第4期122-123,共2页杨丽红 陈剑敏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专业女性的职业地位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大萧条期间,她们不仅失去了过去在高级专业领域内取得的进展,而且在几个女性占统治地位的女性化职业中也失去了过去的优势。这是美国就业女性在大萧条造成的严重失业面...
关键词:美国专业女性 大萧条 职业地位 
新政期间美国妇女与公共援助
《文史博览(理论)》2008年第6期9-10,64,共3页杨丽红 马书晶 
在美国传统的公共援助体系中,妇女一直是主要的受惠者之一。新政期间,大规模的紧急救济和以工代赈项目被提高到新的层次。妇女虽然也是受惠者,但是,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即与男子的地位相比,妇女被降到了二等公民,其地位被边缘化。
关键词:美国妇女 新政 公共援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