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丽琳

作品数:16被引量:3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池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康定情歌》桂西北高校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歌海》《中国成人教育》《文教资料》《教书育人(高教论坛)》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壮语方言学生在声乐学习中掌握歌唱语言的技巧和方法
《音乐大观》2013年第10期24-25,共2页石丽琳 韦冬香 
桂西北壮语方言对歌唱发声状态的影响研究
歌唱是通过语言和音乐的完美结合来表达思想情感、塑造艺术形象的综合艺术。在歌唱中,语言是音乐的主体,没有语言歌唱将无法表现,听众也无法知道歌曲所要表达的涵义。壮语方言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由于受方言影响,在使用普通话歌唱时存在...
关键词:壮语方言 歌唱语言 技巧 方法 
桂西北高校声乐教育与咽音训练的引入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年第33期94-95,共2页石丽琳 
高师声乐教育教学改革研究(2008A8)
咽音训练是美声唱法中一个古老而传统的发声训练方法,也就是意大利民间传统中的喊嗓法。将咽音训练引入桂西北高校声乐教育旨在更系统帮助桂西北高校学生建立歌唱的理念;更直观地帮助少数民族学生理解声乐语言;给桂西北高校声乐教学注...
关键词:西北高校 声乐教学 桂西北 声乐教育 训练方法 咽音 发声训练 高校学生 少数民族学生 美声唱法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声乐课程教学的调查与思考——以广西五所普通高校音乐专业为例被引量:11
《艺术探索》2011年第4期82-84,共3页秦卫红 石丽琳 许燕 姚绍超 骆宗勤 
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课题"高师声乐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2008A8)
对五所普通高校师生关于声乐课程课堂教学状况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声乐课程的重要性有足够认识,对课程教学状况比较满意,但学生对教学形式等期望与现实有较大差距。其中既有课程本身的原因,也有"教"与"学"的原因。声乐课程改革要以学...
关键词:高校 声乐课程教学 调查 思考 
廖昌永的歌唱艺术给高师声乐教学的启示被引量:3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第5期73-74,共2页石丽琳 
高师声乐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2008A8)
廖昌永是近年来蜚声海内外的中国歌唱家之一。他辉煌的艺术成就使他享誉海内外,成为上海歌剧院、美国华盛顿歌剧院、荷兰皇家歌剧院等文艺单位的签约艺术家。他用至真、至诚、至爱的感情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逼真丰满的艺术形象,征服了...
关键词:歌唱艺术 成就 演唱风格 
论声乐训练的状态价值
《黄河之声》2011年第6期22-25,共4页石丽琳 
高师声乐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2008A8)
声乐训练是演唱者获得科学的发声方法的重要渠道,是演唱者达到"声情并茂"歌唱境界的重要保障。在教学实践中,声乐训练会受到来自人的生理和心理以及其它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人们对声乐训练中状态的价值存在认知上的差异。分析声乐...
关键词:声乐训练 状态 价值 
桂西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探微被引量:3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1期55-58,共4页石丽琳 
桂西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项目基金[(2007)20号]研究成果之一
桂西北是壮族、毛南族、仫佬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2006年至今就有刘三姐歌谣、仫佬族依饭节等6个项目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随后,有壮族蚂拐舞等11个项目入选广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
关键词:桂西北 非物质文化遗产 资源 特征 传承 
对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反思被引量:3
《河池学院学报》2008年第A02期59-61,共3页石丽琳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没有凸显音乐教育专业的特点,而且各学科缺乏有效整合。这些问题源于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目标取向、课程评价取向的偏离。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要重新回归正轨,有效地服务于基础教育音乐教育的改革,...
关键词: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 课程设置 课程目标取向 课程评价取向 
刘三姐歌谣声乐魅力透视
《作家》2008年第14期223-225,共3页石丽琳 
壮族是一个酷爱歌唱的民族,刘三姐歌谣不仅承载着壮民族的历史,也承载着壮民族的爱恨情仇,壮族人民的现实生活离不开它,它是壮民族智慧和劳动的结晶。从歌词音韵节奏、发音技巧、声情和谐统一等方面探索刘三姐歌谣蕴藏的声乐魅力,为展...
关键词:刘三姐歌谣 发音技巧 声情和谐 民族审美内蕴 
刘三姐歌谣的源流及意义被引量:7
《科学决策》2008年第10期109-110,共2页石丽琳 
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资助项目2008A8
刘三姐歌谣是流传于岭南一带的民间山歌、歌谣的总称。刘三姐歌谣是"歌仙"、"歌圣"的刘三姐和无数壮族民间歌手长期在壮族民间传歌培育形成的成熟的壮族民间音乐主要形式之一;它涵盖了聪明善良、勤劳好歌、乐观向上的壮族人民的特征,;...
关键词:刘三姐歌谣 歌圩 壮族民间音乐 
《康定情歌》的情歌文化被引量:5
《歌海》2008年第4期112-113,共2页石丽琳 
《康定情歌》是独具特色的情歌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康巴情歌文化的代表作。传统的赛马文化是《康定情歌》产生的源泉,经济交流是促进《康定情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宗教文化对《康定情歌》影响深远。
关键词:康定情歌文化 经济交流 赛马文化 宗教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