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军

作品数:12被引量:8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汽车车身弹性元件汽车白车身车门更多>>
发文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汽车技术》《塑性工程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上海汽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汽车工业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管梁缓冲吸能元件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2
《上海汽车》2013年第8期20-23,27,共5页倪建华 叶永亮 羊军 
阐述了管梁缓冲吸能元件用作汽车变形吸能元件的优点,并对管梁缓冲吸能元件碰撞吸能特性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管梁缓冲吸能元件的吸能曲线比较平稳,可以作为汽车碰撞吸能部件的一种选择;通过改善结构和材料特性可提...
关键词:汽车安全 吸能元件 比吸能 
高强钢车身外覆盖件的刚度及抗凹性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上海汽车》2013年第6期10-13,共4页羊军 来新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编号:12DZ1204000)的资助
以某轿车车门为例,通过有限元仿真研究了高强钢的材料强度级别及板金厚度对外覆盖件的影响规律,对于车身外覆盖件的选材及零件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外覆盖件 车身 汽车 刚度 
流程化知识驱动的车身设计方法
《上海汽车》2012年第4期3-7,共5页羊军 
介绍一种流程化知识驱动的车身设计方法,根据整车开发流程将设计过程逐一任务化,定义各项任务的输入、输出要求及参考知识。此方法统一了工程师们设计方法,同时按照项目要求提交了交付物,利用IT系统实现了设计质量看板管理、控制设计质...
关键词:汽车设计 流程化 知识驱动 看板管理 
1000MPa级双相钢薄板极限成形性能被引量:7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第11期1653-1656,共4页史刚 王武荣 羊军 胡伟 但文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05144);上海汽车工业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0910)
基于圆筒拉深试验,获得了1 000 MPa级先进高强度钢拉深时破裂的临界点和极限拉延比(LDR).研究了Hill、Barlat和BBC 3种不同屈服准则的数值仿真效果.结果表明:1 000 MPa级双相钢LDR值为2.07,且Barlat屈服准则模拟结果与实际试验相符.对...
关键词:双相钢 成形性能 剪切型断裂 拉深 
1000MPa级DP钢的准静态拉伸行为与应变速率的关系被引量:14
《钢铁研究学报》2011年第7期39-42,共4页羊军 胡伟 王武荣 史刚 韦习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05144)
研究1000 MPa的双相钢(DP钢)在室温下的准静态拉伸行为与应变速率(10-3、10-2、10-1s-1)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准静态拉伸条件下,DP钢的拉伸性能是与应变速率相关的。随着应变速率提高,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屈强比和加工硬化指数明...
关键词:DP钢 准静态拉伸 应变速率 显微组织 
上汽自主品牌汽车车身轻量化现状及展望被引量:3
《汽车工艺与材料》2011年第1期6-10,共5页羊军 汪侃磊 
以"荣威"某车型的车身轻量化开发为例,介绍了该车型的高强度钢板应用,车身质量、轻量化系数、内部空间尺寸与同级别车型的对比,车身安全性、结构刚度和模态性能水平,以及该车型下一代产品的性能提升方案。
关键词:汽车 车身 轻量化 自主品牌 
试样标距对800MPa级DP钢准静态拉伸变形行为的影响被引量:3
《塑性工程学报》2011年第1期91-95,共5页郭必檬 王武荣 韦习成 羊军 史刚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51005144);上海汽车工业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0910);上海市优青科研基金
随着对汽车安全性和燃油经济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先进高强度钢在车身上的应用比例逐渐增大。文章研究了800MPa级双相钢(DP钢)在应变速率10-3s-1条件下,不同原始标距L0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原始标距L0减小,基本不影响材料的屈服强度R...
关键词:DP钢 原始标距长度 FEM 断裂机理 
汽车车门防撞梁开发综述被引量:13
《上海汽车》2010年第11期23-27,共5页季多闻 倪建华 羊军 
通过对国内外目前汽车车门防撞梁开发的比较分析,分别介绍了铝合金、CFRP/AL、超高强钢等3种材料的车门防撞梁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针对国内普遍采用的感应淬火车门防撞梁,提出了对车门防撞梁的原材料、机械性能以及零部件试验要求。
关键词:车门防撞梁 汽车 研究 
车身轻量化系数的决定因素及其优化被引量:25
《汽车技术》2010年第2期28-32,共5页羊军 叶永亮 汪侃磊 
介绍了车身设计评价的关键指标--车身轻量化系数,阐述了车身轻量化系数的优化方法,即减轻车身质量和提高扭转刚度。指出,应主要从钢材选择、结构设计、新技术新材料的选用等角度实现车身质量减轻;主要通过车身加强件增加或板材加厚、车...
关键词:车身 轻量化 优化设计 
车身正面碰撞传力路径设计探讨被引量:18
《上海汽车》2009年第4期11-15,共5页叶永亮 羊军 傅强 
阐述车身设计正面碰撞多层传力路径的必要性,通过分析传统与新型3层传力路径的异同,重点介绍了如何设计正面碰撞传力路径来满足正面碰撞法规的要求,还简要介绍车身设计正面传力路径如何兼顾满足低速碰撞、维修保险及行人保护的要求。
关键词:正面碰撞 车身 汽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