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飚

作品数:12被引量:3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小说创新教育高等工程教育工程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大学教学》《外语教学》《大舞台》《求索》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索尔·贝娄《晃来晃去的人》中的城市书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54-57,70,共5页肖飚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当代美国犹太小说中的城市书写研究"(15JK143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辛西娅.欧芝克小说中的犹太性研究"(13BWW056)
运用米歇尔·德塞都日常生活实践理论,分析索尔·贝娄小说《晃来晃去的人》中的城市书写。在文本细读基础上,梳理文本中主人公约瑟夫行走在以房间为代表的个人空间、以街道为代表的公共空间的空间实践及其文化隐喻,分析贝娄城市书写中...
关键词:日常生活实践 行走 个人空间 公共空间 抵制 
从互文性视角解读辛西娅·欧芝克小说中的女性表征被引量:4
《外语教学》2014年第3期77-79,共3页肖飚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辛西娅·欧芝克小说中的犹太性研究”(项目编号:13BWW056);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专项科研项目“犹太性的文学彰显:辛西娅·欧芝克小说艺术研究”(项目编号:12JK0262)的部分研究成果
当代美国犹太女作家辛西娅·欧芝克(Cynthia Ozick 1928—)被称为犹太人的后现代主义代言人。她的小说在呈现女性表征过程中,戏仿历史人物、运用《圣经》典故、延异犹太传说,呈现出显著的互文性特征。本文以《升空》和《普特梅瑟和赞西...
关键词:辛西娅·欧芝克 互文性 正统犹太教女性观 女性表征 
欧芝克小说的创伤书写被引量:2
《求索》2013年第12期165-166,24,共3页肖飚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3BWW056);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专项科研项目(12JK0262)
本文以美国当代犹太女作家辛西娅·欧芝克的中篇小说《披肩》为范本,运用创伤理论与拉康镜像阶段理论,分析主人公罗莎在二战犹太大屠杀中所经历的创伤、战后的创伤表征以及创伤复原。论文指出,罗莎的创伤以歇斯底里、延迟性、隔绝、混...
关键词:辛西娅·欧芝克 创伤 复原 有效他者 救赎 
西安传统民俗传承与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协商”被引量:1
《大舞台》2013年第3期247-248,共2页肖飚 
西安市社科规划项目"传统民俗的现代利用研究-城市化背景下传统民俗的传承与利用"。项目编号:12W08
本文运用霍米·巴巴"第三空间"和"混杂"理论,借鉴了安东尼·吉登斯对传统与现代性关系的解读,分析了西安在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民俗保护的现状和问题,揭示了依托文化产业、数字技术及网络平台,突显"集体记忆"和"仪式",建立"第三空间",达成...
关键词:西安传统民俗传承 城市化 “第三空间” “混杂” “集体记忆” “仪式”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影片《蒙娜丽莎的微笑》被引量:4
《电影文学》2013年第5期115-116,共2页肖飚 
《蒙娜丽莎的微笑》这部影片关注了当代女性生存与自我身份认同困境这一热点问题,导演迈克·尼维尔通过电影特有的光影叙事方式,为我们展示了女性主义先驱如何思考与践行的生活轨迹.《蒙娜丽莎的微笑》作为表达女性自身诉求的电影,它所...
关键词:《蒙娜丽莎的微笑》 女性主义 失语 觉醒 反抗 
辛西娅·欧芝克早期小说的复调特征——以《异教徒拉比》为例被引量:2
《外语教学》2011年第4期76-79,共4页肖飚 杨仁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辛西娅.欧芝克小说中的‘父亲情结’及其‘犹太性’研究"(项目编号RW0904)的研究成果之一
本文运用巴赫金"声音、意识"复调和热奈特"叙事语式"复调理论,分析辛西娅.欧芝克早期短篇小说《异教徒拉比》的复调性,揭示其折射出的作者早期有关"想象力"及"犹太性"关系的困惑与思考,探究随后成为其标志性特征的"道德想象力"及"礼拜...
关键词:复调 想象力 犹太性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英语专业为例被引量: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89-93,共5页肖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改项目(JG070215)
结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英语专业的实践与探索,分析理工院校英语专业面临的危机以及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管理体系、教学内容及方法、实践教学环节以及人才培养的阶段等方面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复合型外语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冲破权力束缚 追寻真实自我——试论《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中珍妮的自我寻求
《作家》2010年第24期39-40,4,共3页肖飚 
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运用米歇尔·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分析了《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中珍妮·克劳福德三次婚姻中的微观权力关系及她的自我寻求,指出当一种权力关系压制了自我的时候,它就表现为压抑性;反之,当一种权力关系让自我得...
关键词:《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 微观权力理论 自我寻求 压抑性 建设性 
《暴风雨》中普罗斯珀罗的微观权利(英文)
《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417-420,共4页黄雯琴 肖飚 
结合米歇尔.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分析了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中普罗斯珀罗对于爱利尔和凯利班以及米兰达和佛迪南德等其他主要角色的微观权力关系.在分析其建设性或者压抑性性质的基础上,点明其性质与情节发展的关系,指出人与人之间...
关键词:米歇尔·福柯 微观权力理论 压抑性 建设性 《暴风雨》 普罗斯珀罗 爱利尔 凯利班 
建立适应中国市场经济的高等工程教育——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7
《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第7期39-40,共2页徐德龙 刘克成 邵必林 高战军 肖飚 
为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需求,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正发生着巨大的改革和变化。人文素质教育受到空前的重视,被提到了与专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成为工程教育的努力目标。以阶段、平台加模块的工程类人才...
关键词:工程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 创新教育 改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