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林虎

作品数:15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政法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法律特权言论自由权法律透视恶搞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谈谈中国古代的录囚制度被引量:2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15-18,共4页郭林虎 
录囚制度源远流长,代有传承损益。其功能有三:一曰平反冤狱;一曰清理滞狱;一曰赦降放遣。世易时移,沧海桑田,录囚制度仍可为改善我国刑事审判监督程序之龟镜。
关键词:录囚 虑囚 会官审录 龟镜 
关于增设欺罔上级罪的立法建议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21-26,共6页郭林虎 
当前,国家工作人员欺罔上级的行为比较严重,已给国家和政府的信用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为了利用刑法这个利器打击国家工作人员欺罔上级行为,必须完善我国的刑法制度,在刑法分则中增设国家工作人员欺罔上级罪。
关键词:国家工作人员 欺罔上级 国家工作人员欺罔上级罪 
刍议《尚书》中的刑法思想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57-62,共6页郭林虎 
《尚书》的确蕴涵着弥足珍贵的政治法律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华民族先贤政治法律智慧的结晶,它们具有历久弥新的价值。关于《尚书》中的刑法思想,不完全归纳为九个方面(:1)明刑弼教。(2)刑律公开。(3)特赦思想。(4)恤刑思想。(5)罪责自负。...
关键词:《尚书》 政治法律思想 刑法思想 
浅议两汉时期的矫制(诏)现象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57-60,共4页郭林虎 
两汉时期,矫制(诏)现象频发,时代思潮、士大夫们昂扬的进取精神以及矫制(诏)无害法律制度是其成因。其中,矫制(诏)无害法律制度孕育于频发的矫制(诏)政治法律实践,并且成为矫制(诏)频发的制度保障。这个法律制度对汉以后中国传统法律制...
关键词:两汉 矫制(诏)现象 矫制(诏)无害 
略论中国古代法律对天文研究的法律规制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68-71,共4页郭林虎 
中国古代法律禁止民间任意观测、探究、解释和传习有关星空的奥秘,只允许官方的天文机构研究和解读天文现象。中国古代法律对天文研究作出如此的法律规制,既是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客观要求,也是"天人感应"这个流传很久、影响巨大的...
关键词:历朝法律 天文研究 法律规制 
政府特权及其构成要件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14-17,共4页郭林虎 
政府特权是指政府工作人员在无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或者违反法律而依照自由裁处来为公众谋福利的行动的权力,就被称为特权。政府特权的构成要件是主客观要件的统一:权利主体是政府公职人员、权利主体具有正当的目的、它存在于职务行为中、...
关键词:政府特权 主观要件 客观要件 
论特权合理性之要件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24-29,共6页郭林虎 
天理,即自然法。以是否符合天理为标准,特权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符合天理者为合理之特权,违反天理者为不合理之特权。特权的合理性要件有:特权不应违背善良风俗,特权宜顺应经济基础与政治发展的要求,特权宜源自公正的社会分层,特权所...
关键词:天理 特权 合理性要件 
特权之立法精神管窥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16-21,共6页郭林虎 
特权法律制度是立法者利益权衡的结果,制度背后蕴涵着特定的价值观与立法精神。特权之立法精神不一而足。有的特权制度之设立是为了方便特定职务的履行,有的特权制度之设立目的在于延揽贤士,有的特权制度之设立是出于保护家庭伦理关系,...
关键词:特权 立法精神 利益权衡 
法律特权表征之剖析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17-23,共7页郭林虎 
表征即特征,是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是区分事物的标准。掌握法律特权的表征体系,我们可以把法律特权与法外的所谓"特权"(即贬义色彩的特权)区分开来。特权有七个表征:特权之权利主体范围狭窄,特权就是豁免权,特权优越于普通权利,特权是...
关键词:法律特权 表征 剖析 
我国帝制时代荐举制度之研究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64-69,共6页郭林虎 
贤良治国是一切良好政治的根本。我国历朝都非常重视选拔贤良的制度建设,确立了荐举和科举并行的选贤体制。在数千年的政治法律实践中,荐举已发展成为一套相当完备的任官法律制度。
关键词:贤良 荐举 荐举连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