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秋

作品数:7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义理书法颜真卿书法颜真卿《书断》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关东学刊》《中国书法》《艺术百家》《美术观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刘文秋作品
《美术观察》2025年第1期157-157,共1页刘文秋 
论"篆籀"在唐代的认知及笔法实践——以张怀瓘、蔡希综书论为切入点被引量:1
《中国书法》2019年第20期51-53,共3页刘文秋 
张怀瓘对大篆、籀文、小篆有明确清晰的界定,"篆籀"一词是三者的合称。察希综《法书论》谈察邕"篆籀之妙"也受张怀瓘影响。篆籀笔法特征,藏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笔笔中锋,即中含的笔法,这样用笔方法使点画圆劲厚重,干净利落,有力...
关键词:篆籀 认知 笔法 实践 
朱长文书法观刍议
《中国书法》2018年第2X期118-123,共6页刘文秋 
朱长文是宋代大儒,其书法观受儒家思想影响,他认为书法具有教化、政治功能;只有英杰才能写好书法、书法于帝王有着特殊的意义;人因书传、文因书贵;对书法应抱以"游"的态度、不要因功利的驱使而被书法奴役。朱长文的书法观在当时对苏轼...
关键词:朱长文 书法观 教化 儒者  
书存义理——朱长文“书有义理”观论析被引量:1
《中国书法》2016年第20期143-146,共4页刘文秋 
朱长文所倡导的"书有义理"应含有三层涵义:一是指造字原理与规则,主要指传统的"六书"构字法;二是指按照造字规则书写规范的文字,通过正字、正体,达到书法楷正的标准;三是借书法楷正,改变时人不善楷法的现状。朱长文强调、推崇书之义理,...
关键词:朱长文 义理 六书 
功夫·悟性·学养——古代书法家基本素养论析
《关东学刊》2016年第1期138-144,共7页刘文秋 
功夫、悟性和学养是历史上每一位成功书法家所必备的基本素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这三种素养的要求与注重有所不同,借此我们可以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书法家需要学习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人们对书法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反映了书法...
关键词:古代书法家 基本素养 功夫 悟性 学养 
篆籀·义理——朱长文所论颜真卿书法“合篆籀之义理”探究被引量:3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77-80,共4页刘文秋 
颜真卿书法的"篆籀气"源自其深厚的语言文字学基础,其书法的用笔与篆书相通,由此所表现出的圆劲婉通、虚和中含之美与篆籀书体特点相合。颜体书法符合造字规则,尽合字学,能够起到正字正体的规范作用,合乎文字之义理。颜书由技入道,技道...
关键词:颜真卿 朱长文 书法 篆籀 义理 
康有为的帖学观被引量:2
《艺术百家》2006年第6期198-199,共2页刘文秋 
本文对康有为的帖学观进行了研究探讨,认为南海先生并非是一味的否定帖学,他对宋、元、明人的帖学是持肯定态度的,他所力贬的则是“国朝”即清人的帖学。在抑帖的同时,康有为又看到了帖学之于行草书的重要意义。在康氏的晚年,他对帖学...
关键词: 帖学 帖学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