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芳

作品数:16被引量:3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人民调解调解ADR人民调解制度法院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时代法学》《法律适用》《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更多>>
所获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公司法背景下一人公司刑法主体地位研究被引量:2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55-58,共4页李军 刘艳芳 
安徽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AHSKY2014D03)
2013年《公司法》第三次修正给一人公司刑法主体地位的界定带来了两难困境,现有理论都有各自的薄弱之处,不足以应对挑战。基于罪刑法定原则,纯正单位犯罪理论和刑法谦抑性、回应性及公平性考虑,应当坚持一人公司单位犯罪主体适格,并根...
关键词:一人公司 单位犯罪 主体资格 
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法律制度建构研究被引量:3
《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3年第1期160-167,共8页刘艳芳 孙孝双 
民政部项目(项目标号:2008MZACR001-11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所谓政府购买服务(Government Purchase of Services),是指"政府在社会福利的预算中拿出经费,向社会各类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社会服务机构,直接拨款资助服务或公开招标购买社会服务"。~①我国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起步较晚。在...
关键词:制度建构 社会服务机构 社会福利 购买方 招标代理机构 服务对象 法律关系 申请回避 评标委员会  
论我国人民调解制度的改造被引量:1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61-66,共6页刘艳芳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06sk024:<我国民事调解制度的现代化改造研究>)
对我国传统的人民调解制度进行改造,首先必须确定人民调解的功能,人民调解制度仅仅是诉讼外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机制,明确了这一定位,对人民调解的改造即应着力于加强其解决民事纠纷的能力,包括应将人民调解组织改造成专业性的民事调解...
关键词:人民调解 民事调解 制度重构 
论人民调解的法制意义及效力重构被引量:2
《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第1期199-205,共7页刘艳芳 
安徽省教育厅2006年人文社科项目"我国民事调解制度的现代化改造研究"(2006sk0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我国,人民调解虽然是解决民事纠纷的重要方式,但因人民调解不具有司法性,不具有最终解决民事纠纷的性质,其调解协议不具有执行力,从而造成了在法院受理民事案件数量急剧上升的同时,人民调解案件的数量却在下降。
关键词:人民调解 司法性 民事案件 当事人主义诉讼 民事纠纷 纠纷解决 实体权利义务 诉讼外调解 解纷 审判 
论我国法律硕士的职业化教育改革被引量:1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107-111,共5页刘艳芳 
安徽大学教学研究项目(X200507:<法律硕士教育改革研究>)
我国的法律硕士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与最初设置该教育模式的初衷越来越远,因此,改革法律硕士教育机制已成当务之急。我国的法律硕士教育应定位于为构建法律共同体输送职业法律人的功能上,因此,需扩大法律硕士的培养范围,建立法律硕...
关键词:法律硕士 教育模式 职业化 规模化 
调解、和谐、美——文化视野中的调解制度之构建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4-7,共4页杨丙宏 刘艳芳 
从文化学的视角看,调解根深蒂固的原因一是文化传统的积淀,这是民族性的;二是人类对和谐的追求,这是世界性的;三是对人性美的呼唤,这是普适性的。调解建构中现存的缺陷主要是因为文化概念的混淆,文化生活的变化,文化心理的影响,一方面...
关键词:调解 和谐 ADR 
法院附设调解制度与法院调解制度之比较被引量:2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105-107,共3页毛兴平 刘艳芳 
美国法院附设调解是当事人之间运用协商方式在中立第三人(调解人)的帮助下达成和解的纠纷解决方式,它可分为“强制性”和“自愿性”两种类型。我国法院调解制度与美、日法院附设调解制度存在本质上的区别。我们应当从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
关键词:ADR 法院附设调解 法院调解 
我国古代调解制度解析被引量:18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76-83,共8页刘艳芳 
调解制度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厚的思想和社会基础。调解产生于古代无讼的法律文化之中,寄托着古代统治者对建立和谐社会的美好理想。调解制度适应于古代中国小农经济下的宗法家族社会,同时,又是封建社会统治者实践其“德主刑辅”...
关键词:古代调解制度 特点 形成原因 评价 
我国现代人民调解制度的建构基础研究被引量:1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85-89,共5页於恒强 刘艳芳 
我国现代人民调解制度产生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并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和新中国的成立而日渐成熟。另一方面,现代人民调解制度又建立在古代传统的法律文化之中,是对古代传统调解制度加以继承与改造的结果。
关键词:现代人民调解制度 古代调解制度 继承 改造 
民事执行中对自然人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探析被引量:2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47-51,共5页刘艳芳 於恒强 
本文就我国法院普遍存在的对自然人的执行难问题,通过对执行难原因的分析,从立法与司法的角度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构想,即在执行措施中增设对自然人的限制消费制度和民事管制制度,以期对法院解决对自然人的执行难问题有所裨益。
关键词:自然人 对策探析 民事执行 原因 执行难问题 管制制度 消费制度 执行措施 法院 司法 立法 限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