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静

作品数:4被引量:6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译者风格《聊斋志异》译者译本基于语料库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外语学刊》《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外语电化教学》《外国语》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追寻翻译的多重“声音”和行动者网络——以贾平凹小说《高兴》的英译为例被引量:6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9年第2期146-152,共7页卢静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小说英译母语—非母语译者词汇使用对比研究”(17YJC740094);上海财经大学基本科研项目(2017110117)的研究成果.
当代译学认为,各种错综复杂、此起彼伏的"声音"存在于译本和翻译过程中。依据翻译"声音"和行动者网络的整合理论框架,本文重点考察了典型翻译事件《高兴》的英译过程,从分析译本"声音"和语境"声音"到考察译作生产的行动者网络,试图揭示...
关键词:翻译“声音” 行动者网络 翻译社会学 
《好逑传》英译史与中国形象的异域构建被引量:10
《外语学刊》2019年第6期122-126,共5页卢静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汉语小说英译母语—非母语译者词汇使用对比研究”(17YJC740094);上海财经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7110117)的阶段性成果
通过聚焦译者微观史,本文梳理早期中英文化交流史上的两位译者围绕《好逑传》英译实施的编译操控及其对“中国形象”的异域构建,旨在揭示翻译与“讲述中国故事”的渊源由来已久。同时,本文也提出历史、译者和译本的互动研究视角可挖掘...
关键词:微观史 译者研究 《好逑传》 中国形象 翻译史 
历时视阈下的译者风格研究——语料库辅助下的《聊斋志异》英译本调查被引量:24
《外国语》2014年第4期20-31,共12页卢静 
2012年教育部项目"中国文化对外输出导向下的汉译英研究--以卢曼的功能系统理论为视角"(12YJAZH077);2013年上海财经大学外语系教改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聊斋志异>译者风格研究"项目资助
本文旨在从历时研究的角度探索译者风格,利用语料库研究工具考察中文典籍《聊斋志异》两个主要历时英译的译者风格特点。研究以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综合研究模式为理论框架,分析和探讨了翟理斯和闵福德两位译者表现在其译本多个层面上...
关键词:《聊斋志异》 语料库研究 译者风格 历时研究 英译本 调查 视阈 风格特点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综合研究模式探索——以《聊斋志异》译本为例被引量:24
《外语电化教学》2013年第2期53-58,共6页卢静 
2012年教育部项目"中国文化对外输出导向下的汉译英研究--以卢曼的功能系统理论为视角"(12YJAZH077);2012年上海外国语大学第七届科研基金立项项目"英译<聊斋志异>译者风格研究--以小型语料库为辅助工具"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提出了在语料库翻译学视阈下建立一种译者风格综合研究模式。该模式综合了语料库研究手段和传统译者风格的评价内容,并分别探索译本的T型译者风格和S型译者风格在不同层面的表现。在此基础上,本文以《聊斋志异》译本研究为案例,探...
关键词:译者风格 综合研究模式 《聊斋志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