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正刚

作品数:34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校企共育病例数据机械手高职学生高职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发文期刊:《资治文摘》《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科学咨询》《南方农机》更多>>
所获基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智能制造背景下的高职专业建设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40-41,51,共3页庞正刚 
面对《中国制造2025》规划,高职院校如何开展智能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如何办好智能制造类专业,并从哪些方面加强内涵建设,为此,笔者提出一些看法,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
关键词:高职 智能制造 专业建设 
减速器箱体的形状及尺寸设计方法被引量:3
《南方农机》2019年第19期137-138,共2页庞正刚 
本文分析了减速器的结构和功能,在满足制造和功用前提下,介绍了轴的尺寸初定方法,经过查阅手册后最终确定减速器箱体的各部分尺寸,在齿轮减速器课程设计中,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仅供参考。
关键词:减速器箱体 形状尺寸 设计方法 
校企共育的机制建设探索
《进展》2018年第11期83-85,共3页庞正刚 王东 李庆山 
重庆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十三五”高等职业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校企共育工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GY174018)阶段性成果。课题负责人:庞正刚。课题组成员:胡昌荣、刘福禄、王东、李海婷、李庆山。
校企共育是高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本文就共育的内涵、途径、共育的基本条件及机制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是近些年来作者在实施校企共育过程中的经验总结,提出了一些新的观念,具有普遍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校企共育 机制 探索 
工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进展》2018年第11期5-6,共2页庞正刚 
重庆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十三五”高等职业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校企共育工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GY174018)阶段性成果。课题负责人:庞正刚。课题组成员:胡昌荣、刘福禄、王东、李海婷、李庆山。
工学融合是职业教育界普遍认同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尤其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方面优势明显,很多学校在这方面都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但形成的共识较少。本文在总结工学融合实践的基础上,就融合的理念、内容、方法、措施等设进行了...
关键词:工学融合 模式 探索 
基于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高职“校企共育”
《进展》2018年第2期8-10,共3页胡昌荣 庞正刚 
重庆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十三五”高等职业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校企共育工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GY174018)阶段性成果。课题负责人:庞正刚。课题组成员:胡昌荣、刘福禄、王东、李海婷、李庆山。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强调教育必须与社会生产相结合,“校企共育”则是这种理论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具体运用,并以“人才供需共同体”和“共育性校企合作机制”作为基本保障。
关键词: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校企共育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如何“温故知新”被引量:1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31-32,13,共3页庞正刚 
"温故而知新"是教学中使用较普遍的方法。本文就如何把这种方法发挥到最佳效果,进一步为后续教学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谈了自己的看法,并且专门针对机械制图课程中如何使用温故知新。
关键词:制图教学 温故知新 
双师建设在高职院校中的地位
《科学咨询》2017年第32期118-118,共1页庞正刚 
本文从高职学校为什么需要双师入手,分析了高职学校需要什么样的双师,双师需要哪些素质要求,从而进一步探讨了培养双师的方法,提升双师技能水平的措施,以实现提高技能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双师建设 高职院校 地位 
开展高职教师专业技能大赛之我见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33-35,共3页庞正刚 
本文从高职教师为什么需要技能入手,分析了高职教学技能的重要性,高职专业教师技能获取的途径,分析了技能提升的有效办法——教师实践技能大赛,运用大赛促进教师技能健康成长,提升办学水平。
关键词:开展 专业技能大赛 见解 
强化认识实习在高职专业教育中的作用被引量:2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25-27,共3页庞正刚 
认识实习是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通过观察认识相关专业生产过程,增进感性认识,达到对专业有所了解,进而热爱专业的目的,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本文在总结多年组织实施认识实习的基础上,介绍了认识实习的组织与实施措施,以...
关键词:强化 认识实习 作用 
合理设计教室照明
《青年时代》2016年第29期21-21,共1页庞正刚 
本文从学校教室照明的基本要求入手,在满足教学照明功用前提下,介绍了灯具的布置方法,灯具的选用,控制眩光的方法等,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合理设计 教室照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