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

作品数:29被引量:7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延安时期高校学生历史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抗战时期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牡丹江大学学报》《华夏文化》《内蒙古社会科学》《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数字经济、创新要素配置与共同富裕被引量:16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130-141,共12页卢雪 杨洪 
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借鉴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研究”(17JDSZK044)阶段成果。
系统梳理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理论机制,选择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与空间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显著推动共同富裕,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中介效应分析表明,创...
关键词:数字经济 创新要素配置 共同富裕 空间溢出效应 
国家安全观下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养的研究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1-4,共4页池芳春 杨洪 
国家社科基金思政专项“新时代思政课培养学生服务国家需求意识研究”(21VSZ043)。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具有重要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向学生讲清国家安全与网络安全和个人安全的关系,教育学生遵守网络行为规范,切实保障国家安全。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培养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立场分析意识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学生 国家安全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 网络安全意识 培养 
高校学生服务新型举国体制的对策与机制被引量:1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24-28,43,共6页池芳春 杨洪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思政专项“新时代思政课培养学生服务国家需求意识研究”(21VSZ043)。
确保新型举国体制所需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科技资源与信息资源等尽快、优先、完全得到满足,满足供应链强链补链、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等国家战略需求,有利于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高...
关键词:高校学生 服务国家需求 新型举国体制 对策 机制 
革命文学作品对加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作用研究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107-112,共6页池芳春 杨洪 
国家社科基金思政专项“新时代思政课培养学生服务国家需求意识研究”(21VSZ043);陕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革命文学作品对加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作用研究”(SGH21Y0277)。
强起来的时代主题要求新时代高校学生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锻造出自强不息、顽强不屈的精神。革命文学作品高扬的革命英雄主义蕴含着丰富的自强不息、顽强不屈的精神底蕴,与新时代高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高度契合。建立“一元二维三层四...
关键词:革命文学 爱国主义 高校学生 功能 
张载“横渠四句”的内蕴及其当代价值——基于新时代服务国家需求意识培养的视角被引量:2
《唐都学刊》2023年第2期74-80,共7页池芳春 杨洪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思政课培养学生服务国家需求意识研究”(21VSZ043)成果。
张载的“横渠四句”震烁千古,“为天地立心”的价值观、“为生民立命”的责任意识、“为往圣继绝学”的使命担当、“为万世开太平”的宏阔愿景,对培养高校学生服务国家需求意识具有重要价值和启示意义。“横渠四句”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
关键词:张载 “横渠四句” 当代价值 服务国家需求意识 高校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保障网络舆论安全的网格化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构建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1期116-119,共4页池芳春 杨洪 
国家社科基金思政专项“新时代思政课培养学生服务国家需求意识研究”(21VSZ043)。
网络舆论安全保障背景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网民坚定的意识形态自觉,强化服务国家需求意识,构筑保障网络舆论安全的心理长城,促进打赢保障网络舆论安全的人民战争。构建网格化网络舆论安全保障机制,在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网民加强思想...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舆论安全 网格化机制 心理长城 
新时代思政课程培养学生服务国家需求意识研究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0期117-126,共10页池芳春 杨洪 
国家社科基金“新时代思政课培养学生服务国家需求意识研究”(21VSZ043)。
新时代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精细化与实效化尚待落实,知识体系与教材建设亟待完善,教学研究能力、视野与水平有待提升。建议建设高度重视服务国家需求意识培养的保障机制,强化政治引领,前瞻布局,加强组织领导,融入...
关键词:国家需求 意识培养 思政课程 学生 新时代 
高校思政课叙事教学的历史、理论、批判及现实路径被引量:1
《唐都学刊》2021年第4期101-106,共6页杨洪 张宇娜 
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17JDSZK044)的阶段性成果。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政课叙事教学是借鉴教育学叙事研究成果而形成的理论和方法,其目的是通过灵活多样的叙事教学途径提升高校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导向性和实效性。因此,高校思政课叙事教学需要通...
关键词:高校 思政课 叙事教学 现实路径 
延安时期文化社团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构被引量:2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84-90,共7页杨洪 
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17JDSZK044)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历史阶段。在延安新文化建设的热潮中,文化社团异军突起,不仅承担起建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而且逐步形成了以实现认同感为目标的政治共识,明确了以大众为中心的价值...
关键词:延安时期 文化社团 马克思主义话语权 价值与意义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与大众化探析被引量:2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年第9期84-90,共7页杨洪 
陕西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延安时期文化社团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2016B001]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下,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问题进行学理性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活动。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条件和根本前提。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群体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 大众化 延安时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