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剑华

作品数:21被引量:6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直觉语义学物理主义弗雷格悲观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政治法律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哲学动态》《中国哲学年鉴》《哲学研究》《中国改革》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工智能基础问题的悲观与乐观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8期8-9,共2页梅剑华 
在人工智能的基本层面,科学七匕家认为人类能够制造出和人一样具有智能的机器人;另一些悲观的哲学家、科学家,认为人类乃万物之最灵者,不能(无法)造出具有人类智能的机器人。在人工智能的应用层面,一大批务实的企业家和科技工作者希望...
关键词:人工智能 人类智能 机器人 科技工作者 社会难题 应用层面 基本层面 批判意识 
洞见还是偏见:实验哲学中的专家辩护问题被引量:12
《哲学研究》2018年第5期95-103,共9页梅剑华 
在哲学研究中,大量的哲学论证其前提依赖于直觉,从直觉出发建构哲学论证是当代哲学的一个主要特征。由此引发的一个问题是:专家直觉与大众直觉哪一个更为可靠?传统哲学家认为专家具有洞见,大众则充满偏见,这种立场被称之为专家辩护。实...
关键词:专家辩护 大众直觉 专家直觉 实验哲学 
理解与理论:人工智能基础问题的悲观与乐观被引量:29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8年第4期1-8,共8页梅剑华 
人工智能的基础问题遇到两种类型的问题,第一种类型的问题是理解上的:计算机能否思考?强人工智能是否实现?奇点能否来临?这些取决于我们对相关问题、论证及其概念的反思;第二种类型的问题是理论上的:人工智能需要相关性的推理模型还是...
关键词:强/弱人工智能 通用人工智能 实验哲学 因果推理 奇点 
直觉还是理由:指称理论的经验证据
《中国哲学年鉴》2017年第1期329-331,共3页梅剑华 
在语言哲学中,关于专名有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名字的意义为与其相关联的一个或一簇描绘所表达,并且这一个或一簇描述就确定了名字所指称的对象。弗雷格、罗素、塞尔大致可以归为这一类,我们称之为描述论。另一种观点认为名字的意义绝...
关键词:克里普克 指称理论 弗雷格 语言哲学 描述论 哲学理论 语义学 经验证据 
真实自我:规范性的经验探求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7年第6期16-22,共7页梅剑华 李明 
自我是哲学的核心议题之一,最近一些心理学、实验哲学研究开始关注大众对真实自我的理解。纽曼(Newman)等人提出了一个关于真实自我的新理论:真实自我在根本上是善好的。本文从经验和概念两个层面分析了善好的真实自我理论,为全面深入...
关键词:真实自我 个人同一 规范性 善好 心理本质主义 实验哲学 
奠基物理主义被引量:4
《学术月刊》2017年第2期54-63,共10页梅剑华 
奠基物理主义主张:心理事件/性质/过程/状态奠基于物理事件/性质/构成/状态,物理事件是比心理事件更基本的事件,物理事件决定了心理事件。但奠基物理主义并不在本体论上主张:世界归根到底是物质的。只有当前和未来的物理科学、神经科学...
关键词:奠基 物理主义 堪培拉计划 还原 解释鸿沟 结构方程模型 
在变与不变之间
《财新周刊》2016年第11期103-103,共1页梅剑华 
试想如下场景:你被一个邪恶的科学家做了一次手术,他把你的大脑从身体上切下来,放到一个充满营养液的缸中维持生命。他又把你的大脑神经末梢和一台超强计算机相连,如果你想抬起手,计算机的反馈就会让你“看到”并“感到”你抬起了...
关键词:神经末梢 计算机 科学家 大脑 营养液 电信号 身体 生命 
从直觉到理由:实验哲学的一个可能的新开展被引量:4
《社会科学》2015年第10期114-121,共8页梅剑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实验语言哲学的批判性研究"(项目编号:13CZX051)的阶段性成果
实验语义学认为东方人倾向描述直觉,西方人倾向因果历史直觉,因此克里普克所谓的语义学直觉并非普遍,其论证并不具有真正的威力。然而,我们发现直觉测试中东西方人选择的差异,并不在于直觉,而在于理由,这些理由是由文化、种族、阶级、...
关键词:直觉 理由 语义学 因果历史直觉 描述直觉 
论“解释鸿沟”
《中国改革》2015年第1期86-88,共3页梅剑华 
放弃了孤立空洞的主观感受说法,不可逾越的解释鸿沟不过是一种幻觉而已。不过它不是被科学解释所填平的。
关键词:鸿沟 维特根斯坦 主观感受 科学解释 
自盲与内省:反思内感觉理论被引量:1
《现代哲学》2014年第5期73-77,共5页梅剑华 
内感觉理论主张内省就是内在的知觉或者感觉,这就蕴含了一个逻辑可能性,内感觉也可能会和外感觉一样出现自我蒙蔽(自盲)现象,休梅克基于对内省的理性主义理解,批评了内感觉理论。本文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自盲概念(强弱),表明内感觉理论完...
关键词:内感觉 知觉 自盲 理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