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彬

作品数:12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庄子齐物《齐物论》庄子哲学电力系统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哲学研究》《电气应用》《文史哲》《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张之洞与儒学的近代转型——以《劝学篇》为中心
《孔子研究》2024年第6期100-108,159,共10页王玉彬 
《劝学篇》不仅是清末新政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在时代变局中“存中学”的引领性方案。张之洞关于儒学与经学的定位虽以维护圣教为本意,却为儒学与经学之近代转型提供了助力:首先,“学”之视域的开显使得儒学既成为众学之一,又被限定为以...
关键词:张之洞 《劝学篇》 儒学 经学 中体西用 
“解牛”何以“好道”——《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新释
《哲学动态》2024年第12期44-51,共8页王玉彬 
“庖丁解牛”既以“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为枢要,理当被理解为庄子的论“道”文本。在“技-道”关系之外,尚可从如下三个维度研讨庄子之“道”的意涵:其一,“解牛”发生在祭祀社稷之神的神圣场景中,庖丁宣称的“所好者道”,体现了...
关键词:庖丁解牛 祭祀   
从“德”到“德友”:《庄子·德充符》中的伦常重建
《中州学刊》2024年第8期118-124,共7页王玉彬 
《德充符》之“至德”既有“虚”而不“实”的内在特征,亦有因“虚”而“实”的外在效应。这种外在效应有两种表现:一是常人以至德者为“师”,也即“以德为师”;二是常人因至德者而为“友”,也即“因德为友”(“德友”)。尽管“以德为...
关键词:庄子 《德充符》  德友 伦常 
儒道之间:庄子的学派归属问题刍议
《晋阳学刊》2024年第4期126-133,共8页王玉彬 
在中国哲学史上,庄子是唯一一个既被视为道家,又被看作儒家的命世大哲。作为道家的庄子出于西汉学者的建构,作为儒家的庄子源自郭象一系儒家学者的建构。尽管这两种思想史建构均非先秦之旧,却都言之成理,并能在《庄子》中找到一些文本...
关键词:庄子 道家 儒家 儒道会通 
荀子人性论平议——由“秩序”视域与“正名”方法而论
《文史哲》2024年第4期79-88,166,共11页王玉彬 
荀子关于人性问题的思考,以“秩序”为思考视域,以“正名”为理论方法。在还原“公共秩序”视域的基础上运用“正名”方法,堪称探究荀子人性观念的内在要求。在荀子那里,“性”有“本然之性”“自然之欲”两种内涵,“伪”有“知虑之伪...
关键词:荀子 性恶 伪善 礼义  
作为“因是”的齐物——以《齐物论》之“是”为中心的阐释被引量:2
《哲学研究》2024年第2期46-55,128,共11页王玉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庄子·齐物论》研究”(编号20FZXB045)的阶段性成果。
《齐物论》中的“是”是解读庄子齐物思想的关键词。“是”有三种含义:“尽然之是”阐述了万物的一体共在,“彼是之是”体现了万物的个体自在,“自是之是”彰显了人的主体存在。“自是之是”既是人类生存的理性基础,也有本质化为“果是...
关键词:庄子 《齐物论》 齐物是因是 
庄子齐物观念的伦理意蕴
《道德与文明》2023年第3期89-99,共11页王玉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FZXB045);山东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庄子哲学兼有“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与“相与于无相与”两个向度,因“独与”而“相与”,即呈示着庄学的伦理意蕴问题。《齐物论》载有关于伦理问题的丰富思考,在庄子看来,阴、阳、仁、义、礼、智、名、利等“八德”构成了“六合之内”的...
关键词:庄子 齐物 伦理 八德 相与为友 
论庄子“卮言”的齐物旨归——以《齐物论》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2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12-18,共7页王玉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庄子·齐物论》研究”(20FZXB045)。
《庄子·齐物论》典型体现了“卮言”的特征与旨归,并以“尝试言之”与“妄听之”为其要义。作为“尝试言之”的卮言,是一种“妙道之行”中对“万物之化”的观照方式,既不试图用“言”匡定“已而不知其然”之“道”,亦不企图以“言”支...
关键词:卮言 齐物 尝试言之 妄听之 
“齐物”:从慎到到庄子被引量:1
《中州学刊》2023年第1期112-117,共6页王玉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庄子·齐物论》研究”(20FZXB045)。
作为稷下道家的代表人物,慎到等主张的“齐万物以为首”与《庄子·齐物论》之间既有形式上的相似之处,亦有根本性的思想差异。在慎到那里,普遍、整体之“道”乃“齐物”之根源;在政治建构层面,慎到以客观之“法”来充实或落实上述一体...
关键词:齐物 慎到 庄子 《齐物论》 
21世纪以来的庄子政治哲学研究
《中国哲学年鉴》2022年第1期93-106,共14页王玉彬 
一现代学术范式下的庄子哲学研究,是由20世纪初叶以来的近现代哲学家群体建构视域、开拓议题并确立典范的。这个近现代哲学家群体,包括但不限于胡适、蔡元培、钱穆、冯友兰、牟宗三、徐复观等著名学者。在他们眼中,庄子主要是一个哲学...
关键词:现代学术范式 蔡元培 徐复观 庄子哲学 政治界 冯友兰 牟宗三 20世纪初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