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琼

作品数:19被引量:1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社火创造性思维建构主义教育观文学理论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大众文艺(学术版)》《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青年文学家》《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更多>>
所获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亚里士多德《诗学》的逻辑体系与其模仿论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78-81,共4页王琼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与其模仿论一直是西方传统文论的稳固基石,但对其理解却从古至今争议不断。本文首先从其哲学基础"四因论"入手对自然目的论的倾向进行补充分析,并一反给《诗学》冠以规则学的传统式简单理解,进一步深入分析了其逻...
关键词:四因论 逻辑体系 模仿 创造 
断裂的桃花源:解救疯癫——论陈自仁先生的长篇小说《白乌鸦》被引量:3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149-153,共5页王琼 
小说《白乌鸦》以白乌鸦、麻风病、隐藏的历史为象征符号,呈现了一个涎水沟外、涎水沟上沟和下沟三个相互隔绝、对照的世界。小说批判了健康人对疾病人、得意者对落难者、强者对弱者以仇恨为心理特征的一切疯癫的、显性和隐性的战争行为...
关键词:《白乌鸦》 断裂 仇恨 疯癫 
海子诗歌中的审美意象简析
《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26期8-9,共2页王琼 
诗人海子以其独特个性和迷离身世为他的诗歌蒙上了一层神秘朦胧的色彩,也使他的诗歌更加的梦幻美丽、摇曳多姿。本文立足于其作品本身,采用文本解读的方法,对其诗歌意象进行概括提炼,并试图揭示其深层内涵和背后的情感逻辑。
关键词:黑夜 太阳 大地 
身体-主体间性:莫言小说的哲学视界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38-42,共5页王琼 
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11YJC751024)阶段性成果
身体-主体间性是西方当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不是把存在看作实体,比如抽象的主体实体或抽象的客体实体,而是把存在看作人与世界的关联方式,看作关系和意义。从根本意义上,审美活动受制于人类生存活动。莫言小说无论从其叙事视角...
关键词:莫言小说 身体-主体间性 叙事视角 审美意义 
论“时空”意象的生成与超越被引量:2
《江淮论坛》2013年第4期173-176,187,共5页王琼 
关于时空意象生成问题的研究,囊括了时空问题和意象问题,关涉到文学艺术的根本问题。时空意象生成的前提和基础是时空表象,在理智的引导和情感的推动作用下,在想象力的神奇变形和熔铸下,一个全新的统一完整、富有生气的时空意象产生了...
关键词:时空表象 时空意象 理智 情感 想象 生成 超越 
生命律动和时代气息的洋溢——评马宇龙新作《大风过耳》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3年第6期127-128,142,共3页王琼 萧炎 
马宇龙的新作《大风过耳》,语言洗练、内容丰富、情感质朴,激发人多层次的审美情感体验。花样年华的情感回放,诗思灵动,激情洋溢;生活感知的情感爱恋,质朴浑厚,情感深沉;生命履历的情感记忆,敬畏生命,关怀生态;历史承载的情感岁月,关怀...
关键词:马宇龙 生命律动 时代气息 
对当代建构主义教育观和陶行知教育观的比较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年第3期3-4,共2页王琼 
创造性思维来自于行动。当代建构主义教育观过度强调人在知识生产中的主观能动性,承认知识来自于人的思想,实际上陷入了西方二元论的泥潭。一元论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只能来自于行动,创造性的教育必须以行动教育而不是思想灌输为中心。素...
关键词:建构主义 创造性思维 行动 
直观痛苦——叔本华哲学与反腐倡廉
《大家》2012年第17期8-9,共2页王琼 
立足于近几十年来腐败现象的蔓延滋长,屡禁不止,反腐倡廉斗争已成为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这一现状,本文通过对现有对策缺陷性的分析,试图从非理性的角度为反腐倡廉斗争开辟一条新的出路。以叔本华唯意志哲学为出发点,借鉴其他...
关键词:直观 痛苦 同情 反腐倡廉 
简论“意象”与“意境”
《芒种》2012年第19期118-119,共2页王琼 
意境是中国诗歌中特有的关于诗歌创作和诗歌评论的重要范畴,是作者的情思与作品形象体系完美统一的呈现,然而又不是"意"与"境"的简单相加。意境这一美学范畴经历了漫长的积累和发展[1]。在中国古代文论发展史中。
关键词:意象 客观物象 情景交融 中国古代文论 重要组成部分 重要范畴 生成 诗歌创作 主观情思 中国诗歌 
关中民间社火与宗教祭祀源探被引量:6
《河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69-71,108,共3页王琼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K129)
社火产生于原始的宗教信仰,来源于对古老土地与火的崇拜,是随着原始的祭祀活动而逐渐形成的,它与祭祀有着一脉相承之处。古老的祭祀活动的核心是其作为巫术的思维模式——巫术直观。巫术直观是原始人与世界万物之间的直接沟通,其中,世...
关键词:社火 祭祀 巫术直观 象征符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