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振东

作品数:19被引量:4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化学史现代化学教学策略建制化原子-分子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理学自然科学总论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科技史杂志》《自然科学史研究》《化学教学》《大学化学》更多>>
所获基金: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铀元素的发现及其概念的发展被引量:1
《化学教学》2023年第10期92-97,共6页袁振东 范永鑫 张宪硕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培养高师化学专业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三维指导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序号135)(编号:2021SXHLX151)和(2021SJGLX493)研究成果。
铀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放射性元素,其发现具有里程碑意义。1789年,德国矿物学家克拉普罗特研究沥青矿时意识到一种新元素的存在并将之正式命名为铀(Uranium)。19世纪中期,科学家开始探索铀单质的制备方法,熔盐电解法的应用使得铀单质成...
关键词:铀元素 铀射线 放射性 铀同位素 化学史 
天然气水合物及其应用被引量:1
《化学教学》2023年第5期85-90,共6页袁振东 冯诗诒 
河南省教育厅2020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培养高师化学专业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三维指导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序号135)的研究成果之一。
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从发现到应用的历程:科学家于19世纪在实验室发现气体水合物,至20世纪,科学家在自然界发现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并确定了天然气水合物的概念。随后,科学家从影响因素和形成模型等方面探索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机理,且致...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 可燃冰 新型能源 
同位素化学发展史上的三个里程碑被引量:9
《化学教学》2022年第1期84-88,共5页袁振东 
河南省教育厅2020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培养高师化学专业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三维指导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序号135)研究成果之一。
通过对同位素化学的发展历程分析可知,同位素化学发展史上有三个重要的里程碑:一是索迪发现放射性元素位移规则,提出同位素假说;二是阿斯顿发明质谱仪,使同位素现象的普遍性得到证实;三是查德威克发现中子,揭示了同位素现象的微观本质...
关键词:同位素化学 索迪 阿斯顿 查德威克 化学史 
金属煅烧实验的三种历史解释——化学思想的革命被引量:1
《化学教学》2019年第1期93-97,共5页袁振东 刘立新 杜卫民 
河南省教育厅2017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中学化学微课制作与教学内容匹配研究"(2017-JSJYZD-028)研究成果之一
分析19世纪以前的化学史可知,关于金属煅烧实验的解释先后出现了三种范式:波义耳的微粒学说、斯塔尔的燃素学说和拉瓦锡的氧化学说。这三种范式之间更替的历史是化学元素的发现史,也是化学思想的革命史。
关键词:金属煅烧实验 波义耳的微粒学说 斯塔尔的燃素学说 拉瓦锡的氧化学说 
人造金刚石发展史及其教育价值被引量:2
《化学教学》2017年第12期88-92,共5页袁振东 杜卫民 
在17~18世纪,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于是人类有了人造金刚石之梦。由于20世纪前相关科学理论的发展尚不成熟,早期寻梦者只能在迷茫中摸索。20世纪初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发展以及高温高压装置的发明,使科学家最终成...
关键词:人造金刚石 化学史 教育价值 科学素养 
原子-分子论发展史教育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被引量:2
《化学教学》2014年第2期75-77,共3页袁振东 杜卫民 王晓瑾 
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师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安阳师范学院,2013.1:中学化学教学设计)
在收集有关原子-分子论发展史资料基础上,针对初中化学关于原子-分子论发展史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建议中学教师在教学中能分析对比相关史料,客观、准确地描述从原子论到分子学说的发展过程,了解原子和分子如何从假说到客观实在,知道...
关键词:原子-分子论发展史 化学史教育 
通过化学史上的典型案例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被引量:3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年第1期51-54,共4页袁振东 王晓瑾 
介绍了化学史上与直觉思维相关的典型案例,并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使学生认识直觉思维对于科学创造的重要价值,了解科学交流与合作对直觉思维形成的促进作用,理解敢于怀疑的科学态度对于直觉思维形成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化学史 典型案例 直觉思维 
曾昭抡与国立北京大学化学系的学科建设,1931-1937
《科学文化评论》2011年第2期19-29,共11页袁振东 
1931年,曾昭抡应邀担任国立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兼主任。曾昭抡调入之时,正值北大急待复兴之际。曾昭抡对该系的学科建设进行了深层改革。至1937年抗战爆发,该系已拥有国内一流的设备和师资;不仅完善了本科教学体制,也尝试了研究生教育;...
关键词:曾昭抡 学科建设 北京大学化学系 
周培源与自然科学基础理论(20世纪70年代)被引量:1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1-6,共6页袁振东 
"文化大革命"期间,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1972年,北京大学副校长周培源应《人民日报》之约,写了《对综合大学理科教育革命的一些看法》一文。但"四人帮"反对《人民日报》发表此文,并下令将此文转给《光明日报...
关键词:周培源 自然科学基础理论 “四人帮” 
无机化学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7年第7期57-61,共5页袁振东 
钐对K3PW12O40配合物气相扩渗的物相及导电性研究;(4,4’-bipyH)3[PW12O40](4,4’-bipy)-7H2O的水热合成、晶体结构与热性质;疏松型纳米氢氧化镁阻燃剂的结构表征;纳米二氧化钛对卵巢肿瘤细胞的选择性凋亡的诱导作用;多金属...
关键词:无机化学 纳米二氧化钛 氢氧化镁阻燃剂 多金属氧酸盐 结构表征 介孔分子筛 气相扩渗 水热合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