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璇

作品数:19被引量:7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抗日战争城市抗战时期防御设计教学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古建园林技术》《四川建筑科学研究》《住区》《工业建筑》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抗战时期重庆近郊分散式工业区的布局特点及保护思路被引量:1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第4期268-271,共4页谢璇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0YJCZH183)
论述了抗战时期,在重庆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建厂条件以及防空疏散要求下,以兵工厂为龙头的内迁工厂在重庆近郊"两江四岸"形成多个分散式工业区建设的布局特点,以及城市历史文化和工业建筑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快速城市更新中采取适宜的...
关键词:抗日战争 内迁工厂 分散工业区 山洞式厂房 工业遗产 
对广州市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的研究与思考被引量:4
《住区》2012年第1期100-104,共5页骆建云 谢璇 
住建部科技司项目:广州市城镇保障型住宅建设规划研究(2008-R2-8)
现在保障房建设在全国正如火如荼、铺天盖地地展开,在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一方面社会期盼着保障房建设能够有效地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调控房地产市场,另一方面也在不断摸索总结保障房建设的模式和政策,确保这项民生工程的健...
关键词:广州 保障房 规划设计 
基于抗战防空疏散的近代重庆城市发展被引量:3
《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第2期72-76,共5页谢璇 骆建云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937-1949年重庆城市建设与规划研究(10YJCZH183)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出于安全需要,以战时首都重庆为主的后方城市开始了向乡村疏散的"自救"过程。在疏散的同时,乡村也迎来特殊的建设机遇。几年下来,疏散促使重庆城区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开始了城市化的发展。疏散过程中形成的新的聚集...
关键词:抗日战争 疏散 城区拓展 乡村城市化 
论抗战时期重庆高等建筑教育的发展被引量:4
《华中建筑》2011年第11期173-178,共6页谢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50678070);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37-1949年重庆城市建设与规划研究(编号:10YJCZH183)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教育并未因战争中断,反而得以继续发展。战时的中央大学建筑系迎来了"兴旺繁荣的沙坪坝时代"。由于战争破坏后的城市重建以及迁建区建设的需要,急需大量的建筑专业人才,促使重庆大学在战时...
关键词:抗日战争 重庆 建筑教育 
抗战期间以御灾防卫为契机的陪都重庆旧市区改造
《华中建筑》2010年第6期80-83,110,共5页谢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50678070)
在近代抗日战争期间,战时首都重庆遭到日军长达五年多的无差别轰炸,给重庆城市带来灾难性的破坏,但也给重庆提供了遵循现代城市功能,要求重建城市的机遇。为了城市的减灾防御,国民政府在重庆的旧市区进行了开辟火巷等战时特殊的城市建...
关键词:抗战期间 御灾防卫 陪都重庆 旧市区改造 
宋代城市火巷措施在陪都重庆御灾防卫中的再运用
《古建园林技术》2010年第1期62-65,共4页谢璇 
在城市中开辟火巷,是始于宋代的城市减灾防御措施,并一直延续至今。在近代抗日战争中,战时首都重庆成为人类战争史上"无差别轰炸"
关键词:城市减灾 重庆 宋代 防卫 防御措施 抗日战争 战争史 
建筑学专业群“框架+强势”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设计教学被引量:4
《高等建筑教育》2009年第3期72-74,共3页龚兆先 洪惠群 谢璇 吴薇 
广东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BKYBJG20060266);广州市高等学校第一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资助课题
分析了建筑学专业群"框架+强势"人才培养模式与设计教学的关系及其特点,阐明了在该模式下的设计教学的目标、原则与过程要求,以进一步增强建筑学专业群实行"框架+强势"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促进该模式下设计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建筑学 “框架+强势”模式 设计教学 
清代重庆的移民会馆与城市的分析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79-81,83,共4页谢璇 
清代重庆的移民会馆具有地缘性与业缘性两重特征,作为反映重庆城市商业繁荣的一种建筑形态,它的形成和城市地域环境是密切相联的。本文拟从城池演进发展的角度,探讨重庆的移民会馆建设与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布局的互动关系,并进一步认识...
关键词:移民会馆 城市 重庆 清代 
钓鱼城山地城池构筑特征被引量:9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3期91-94,共4页谢璇 
南宋后期,在以重庆为中心建立的抗蒙山地城池防御体系中,合川钓鱼城发挥了极其重要的防守作用.钓鱼城凭借险要山势,依山建城,环江为池,在城池选址、布防、构筑等多方面,反映出南宋山地城池的典型特征和较高的建筑技术水平.
关键词:山地城池 防御构筑 钓鱼城 
初探南宋后期以重庆为中心的山地城池防御体系被引量:20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31-33,59,共4页谢璇 
在长达40多年南宋后期的抗蒙战争中,以重庆为中枢、合川钓鱼城为支柱建立的山地城池防御体系,依山为点,以江为线,点线结合,网状分布,层次分明,改变了单个城池布防的策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多重城池防守的作用,创造了一个军事战争史上的...
关键词:山地城池 因地制宜 据险设防 重庆 南宋后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