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蓝予

作品数:9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图式阅读理论图式阅读课程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博览群书》《民族教育研究》《电影文学》《外国语文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诺贝尔的遗嘱与石黑一雄的理想被引量:1
《博览群书》2017年第11期83-88,共6页张蓝予 
继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白俄罗斯作家兼记者阿列克谢耶维奇,2016年颁发给美国摇滚诗人鲍勃·迪伦后,2017年诺奖终于回归到文学的主流阐释轨道上.
关键词:诺贝尔文学奖 石黑一雄 理想 遗嘱 俄罗斯作家 诗人 摇滚 
非裔美国文学中都市“地下人”的文学传统与超越——《蓝衣魔鬼》的“地下人”形象和隐喻被引量:2
《外国语文研究》2015年第4期38-42,共5页张蓝予 
理查德·赖特的短篇小说《住在地下的人》,开启了美国非裔文学中"地下人"文学主题的书写。拉尔夫·埃里森在赖特的直接影响下,创作长篇小说《看不见的人》,故事表达了居住在纽约地下室中无名无姓的黑人青年探索自我身份的心理诉求。此后...
关键词:地下人 都市 隐喻 《看不见的人》 《蓝衣魔鬼》 
《美国腔》:身份之殇
《博览群书》2015年第5期93-97,共5页张蓝予 
“一个伟大的作家,不在于他的作品作为一件件独立的艺术品有多完美,而在于他对整个非洲文学的发轫之意义。”这个被赞誉为可同当代美国主流作家菲利普·罗斯比肩的女作家是奇玛曼达·恩戈齐·阿迪奇。(ChimamandaNgoziAdichie)国内...
关键词:当代美国 女作家 艺术品 菲利普 爆发力 作品 
基于图式阅读理论的英语专业阅读课程的教学设计被引量:4
《民族教育研究》2011年第6期79-82,共4页张蓝予 
图式理论是非母语英语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理论指导,它揭示出读者结合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文本信息的过程。本文在总结图式阅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有必要在英语专业的阅读课程教学中运用图式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文章认为阅读课程教学应以...
关键词:英语 图式 阅读 教学模式 
女性的自救宣言——对独幕剧《琐事》中女性人物的精神分析解读被引量:1
《戏剧文学》2010年第6期92-95,共4页张蓝予 
《琐事》是苏珊·格拉斯佩尔创作的经典的女性主义戏剧作品,本文从精神分析学说的理论入手,展开分析剧中女性人物的精神世界。受男权社会固有的"超我"价值观影响,女主人公米尼的"本我"意识面临重压,消极的"自我"意识使其错误地采取报复...
关键词:自我 本我 超我 男权 
英语阅读课程的图式建构初探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6期152-153,共2页张蓝予 
本文在讨论图式阅读理论在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中的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建构阅读课程图式的教学设想。文章认为阅读课程教学应以建立英语阅读的语言、文化和形式图式为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结合这三种形式的图式建构,形成新的教学策略,通过丰...
关键词:图示 阅读 教学思路 
解读《玻璃动物园》中“美国梦”的隐性主题被引量:2
《电影文学》2010年第5期116-117,共2页张蓝予 
《玻璃动物园》是美国当代大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反映美国20世纪30年代社会现实的一部经典戏剧作品。笔者通过对文本进行仔细分析和梳理,揭示出作者借以描写吉姆、汤姆以及阿曼达母女的幻想,含蓄地表达了"美国梦"的精神所在,同时在...
关键词:“美国梦” 美国精神 进取 自由 独立 
女性主义批评视野中的《风声》
《电影文学》2010年第3期55-56,共2页张蓝予 
光阴荏苒,岁月流逝,历史永远地过去了,但是,历史也永恒地存在着,它在当代人的血脉中流淌,令人无法忘却那些血与火、生与死交织的日子。《风声》以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带领观众再次走进历史,翻开中国爱国志士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那一...
关键词:《风声》 女性主义批评 日本帝国主义 视觉冲击 集体想象 历史 当代人 生与死 
陌生人的善心——评田纳西·威廉斯戏剧的现代意识及美学特征被引量:1
《戏剧文学》2010年第2期58-62,共5页张蓝予 
威廉斯·田纳西是美国现代戏剧史上著名的剧作家之一。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这些剧作反映了多方面的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在戏剧形式上也有很大的突破和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戏剧风格。本文侧重考察威廉斯悲剧的根源及其悲剧的现实性,从中...
关键词:威廉斯 戏剧 现代意识 美学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