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作品数:10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生化与环境工程系更多>>
发文主题:微波超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黄姜皂素酶法处理更多>>
发文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化工贸易》《广州化工》《化学工程与装备》《环境科学与技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确定直管湍流流动阻力方法的比较分析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102-105,共4页李燕 马俊林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09KN04)
围绕直管湍流流动阻力损失的计算,对因次分析法、相似论方法和数学模型法等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因次分析法方便省力,可以由此及彼,由小见大地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相似理论法获得的准数常具有确定的物理意义,而且在推导中不易因遗漏了...
关键词:直管湍流流动阻力 因次论 相似论 数学模型法 
氯化工艺的危险因素与安全管理
《广州化工》2012年第11期245-246,共2页李燕 
运用有关现代安全管理的科学理论和先进的现代技术与方法,首先针对氯甲烷热氯化法工艺的流程,分析了其安全危险因素,从多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安全管理措施,为工程的安全运行提供依据。
关键词:氯化工艺 危险因素 安全管理 
鱼腥草中黄酮类成分的有效提取工艺优化
《中国化工贸易》2012年第4期283-283,共1页李燕 
鱼腥草中黄酮类化舍物传统的提取方法为有机溶剂提取法,具有工艺繁琐,杂质含量较高,提取率低等缺点。本文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操作简便,易于分离,没有残留,萃取率高,便于工业应用。
关键词:鱼腥草黄酮类成分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工艺优化 
黄芪注射液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HPLC法的比较研究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104-105,共2页李燕 
采用等度洗脱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芪注射液中主要微量物质黄芪甲苷的含量进行测定,通过对不同样品的分析比较,建立了最佳提取条件和检测条件。该法操作简便迅速,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理想,稳定性强,回收率高,可为测定黄芪注射液中黄芪...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芪注射液 黄芪甲苷 提取 
黄姜皂素提取的不同预处理方法比较研究被引量:4
《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年第8期33-34,共2页李燕 马俊林 胡菊 杨红琳 
比较了黄姜皂素提取的不同预处理方法,自然发酵法简单,但所需时间较长,酶解法条件温和担提取成本较高,微波处理法所用时间最短,但处理装置投资较高。从处理效果来看,建议采用复合酶法或微波-酶解法处理较好,同时应加强黄姜皂素提取整体...
关键词:黄姜皂素提取 自然发酵法 酶解法 微波处理法 复合酶法 微波-酶解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的动力学问题被引量:1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82-84,共3页李燕 马俊林 杨红琳 胡菊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超临界流体萃取黄姜皀素研究"(2003K1)
围绕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中的传质、传质系数的计算,超临界流体萃取速率、传质阻力,超临界流体通过固定床的压降以及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等动力学问题进行了探讨和阐述,对于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应用与过程操作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萃取 萃取过程动力学 萃取速率 传质阻力 
微波—酶法处理超临界流体萃取黄姜皂素的研究被引量:6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94-96,共3页马俊林 杨红琳 胡菊 李燕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超临界流体萃取黄姜皂素研究"(2003K1)
应用微波-酶法处理盾叶薯蓣,然后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皂素,并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和夹带剂用量对皂素提取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微波—酶法处理,有利于萃取操作的进行,提高了萃取效果。正交试验所确定最优工...
关键词:微波-酶法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黄姜皂素 最优工艺条件 
黄姜皂素生产方法评价被引量:1
《商情(教育论坛)》2008年第1期91-93,共3页胡菊 马俊林 杨红琳 李燕 
介绍了皂素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对用黄姜提取皂素的各种生产方法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黄姜 皂素 生产方法 评价 
绿色化学理念在化学化工过程中的实施被引量:1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64-66,共3页马俊林 李燕 杨红琳 
论述了绿色化学理念和绿色化学的基本原理,重点探讨了绿色化学理念在化学化工过程中的实施,即不断开发新的化学催化过程,提高反应的原子经济性,选用新的合成原料;采用不对称催化剂、分子筛固体酸碱催化剂和生物催化剂等高选择性、高活...
关键词:绿色化学理念 原子经济性 化学化工过程 固态反应 
粉煤灰和高铁酸钾联合处理造纸废水的研究被引量:2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年第B12期107-108,共2页胡菊 李燕 刘平 郭兴荣 
通过实验研究得到采用酸化后的粉煤灰与高铁酸钾联合处理造纸废水,可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关键词:粉煤灰 高铁酸钾 处理造纸废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