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仙

作品数:21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大连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以人为本视域哲学实践人道主义国家审计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济宁学院学报》《智富时代》《理论探讨》更多>>
所获基金: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招标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审计中的拓展与应用被引量:2
《社会科学家》2020年第7期74-78,共5页蒋彭阳 刘玉仙 
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研究”(20YJA710025)
作为国家治理的主要基石与重要保障,国家审计一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自国家审计制度恢复确立以来,我国国家审计机关对中国审计发展历史进行了深度传承,系统借鉴了国际社会的审计经验和方法,很好地适应了改革开放和...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国家审计 审计拓展 审计实践 
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辩证关系与耦合理路被引量:5
《领导科学》2020年第10期12-15,共4页蒋彭阳 刘玉仙 
2018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8JZD001)。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主要工具,国家治理决定着国家审计的目标、内容和方向。国家审计是国家利益的基础,有助于推动经济政策和调控政策的有效实施,是权力运行的载体,是完善各项制度的保障因素。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权力制约、利...
关键词:国家审计 国家治理 耦合理路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辛亥革命对教育革新的意义
《时代人物》2020年第12期21-21,共1页于艺晨 江巧琼 刘玉仙 
封建制度在中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形成了以儒学、程朱理学为主要教育思想,私塾、学堂为主要教育形式,科举为主要选拔制度的封建教育制度,很好的维系了封建制度的统治阶层利益和劳动人民的奴化管理。其守旧、中庸的特点既成就了封建制度长...
关键词:辛亥革命 教育 近代化 革新 
当代中国对马克思的“人民公仆”的发展
《时代人物》2020年第12期49-49,共1页江巧琼 于艺晨 刘玉仙 
自“十月革命”一声枪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就在探索马克思主义的路上不断前行。马克思关于“人民公仆”的思想一直影响着我国共产党人。本文通过对“人民公仆”思想的理解,探索出其在中国获得的发展,赋予的中国特色...
关键词:当代中国 人民公仆 发展 
国家治理视域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规律及对应策略研究被引量:1
《智富时代》2017年第1X期170-170,共1页刘玉仙 唐旋 朱峰 
大连市社科联2015-16年度重点课题课题号:2015dlskzd093
网络舆情的日益复杂,对社会秩序和管理影响越来越大,国家在这方面的治理中,只有牢牢掌握网络舆情的特征和其演化规律,在应对时采取相应的策略,从而妥善处置社会突发事件,尽量减小或消除网络舆情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实现通过有效整治网...
关键词:突发事件 网络舆情 应对策略 
谈“以人为本”的历史渊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年第19期154-155,共2页罗茜 刘玉仙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有其丰富的内涵。深入理解"以人为本",离不开对其历史渊源的探讨和研究。文章从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西方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思想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以人为本"思想入手,对"以人为本"的发展过程进行...
关键词:以人为本 历史渊源 
“实践唯物主义”还是“实践主观能动主义”——解析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被引量:3
《理论探讨》2012年第2期52-56,共5页刘玉仙 丛大川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哲学思想,在我国国内多被解释为"实践唯物主义"或传统教科书意义上的"新唯物主义"。重读《提纲》的第一条,可以发现,马克思的新哲学,肯定了唯心主义从而发展了人的能动方面,批评了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只...
关键词:实践主观能动主义 直观的唯物主义 新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 人类社会 社会化了的人类 
用系统论的观点看精神——钱学森系统精神观的理论优越性
《系统科学学报》2011年第4期29-32,共4页刘玉仙 杜胜利 邱兴平 
受系统思潮的影响,钱学森教授在总结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近代科学中运用的还原论方法的反思,明确提出用系统方法研究精神。用系统方法解释精神,不仅可以回答还原论方法无法回答的一系列重大哲学问题,而且由于思维方式的变革必...
关键词:钱学森 系统论 还原论 精神 范式 思维方式 
人的精神生命的哲学视域被引量:2
《大连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7-11,共5页刘玉仙 杜胜利 邱兴平 
当前的生存哲学和类哲学研究都提出了人具有精神生命的问题,但对于人为何具有精神生命却没有从逻辑上给予说明。本文通过对实践与精神之间关系的分析,特别是对精神辩证本性的解读,探索了人为何具有精神生命的学理问题,指出人除了具有肉...
关键词: 精神生命 肉体生命 辩证法 生存哲学 类哲学 
诗化的哲学与哲学的诗化被引量:1
《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10期22-26,共5页刘玉仙 丛大川 
当代哲学离实证科学越来越远,而离艺术和宗教越来越近,哲学、艺术与宗教三位一体则为诗化哲学。文章认为,"心乃宇宙之大本",心生万物,生生不息,大德曰生,厚德载物。"爱乃生生之类本",爱乃天地之大美、人类之大义。爱发乎情,人类大旨曰...
关键词:哲学诗化 诗化哲学 古代诗化哲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