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芳斌

作品数:24被引量:3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艺术艺术传播两宋艺术观念两宋时期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发文期刊:《美与时代(美学)(下)》《山西档案》《新疆社会科学》《山西财经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两宋时期纸质媒介与绘画艺术发展的关联性探析被引量:1
《美育学刊》2024年第5期72-77,共6页宋芳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艺术学评价体系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21ZD11);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艺术传播视域下两宋时期绘画艺术研究”(22HQB5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3批面上资助项目(2023M731701)的阶段性成果。
两宋纸质媒介是社会文明全面演进的产物,既包括大量艺术类书籍撰写出版,又可见粉本摹本的广泛应用。宋代的书籍出版对艺术观念记录、发展与流传具有关键的作用。此时文人士大夫阶层凭借在文化领域的绝对话语权控制着书籍的编撰、品评与...
关键词:两宋绘画 书籍出版 艺术观念 
何以潇湘:宋代潇湘题材绘画的衍化、内涵与社交情境
《艺术百家》2023年第2期145-152,共8页宋芳斌 甘锋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艺术评价体系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1ZD11)阶段性成果;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吴门画派赠礼画研究”(项目编号:21CF184)阶段性成果;2022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媒介选代视域下宋代艺术观念转型研究”(项目编号:30922011211)阶段性成果之一。
潇湘题材是中国绘画艺术表现的传统题材之一。宋代潇湘题材绘画经由文人群体的建构逐渐呈现出诗意化与意义化的总体面貌。论文基于美术学、社会学与传播学等交叉的学科立场,从潇湘题材绘画的发展变化、文化内涵塑造与社交使用情境三个层...
关键词:潇湘题材 宋代绘画 社交情境 艺术传播 
由“走出去”到“走进去”:中国文艺出版海外传播力的提升策略被引量:15
《新疆社会科学》2022年第1期130-136,共7页张立昆 李晓燕 宋芳斌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艺术学评价体系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21ZD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资助“媒介变革语境下当代电影理论的‘现象学转向’研究”(21YJC760038);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数字化技术与昆曲艺术创新发展研究”(18BB020)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文学艺术作为承载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最能代表中国历史风貌与时代精神的文化产品。随着中国文艺出版业海外传播进程的不断深化,中国文学艺术由“走出去”上升为“走进去”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之需。笔者以分析中国文艺出版...
关键词:走出去 走进去 文艺出版 海外传播 人工智能技术 新媒体 
探索文化育人路径 完善理论体系建构——评《高校文化育人理念与实践》被引量:1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年第8期127-127,共1页宋芳斌 
"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
关键词:立德树人 道德品质 以文化人 政治觉悟 以德育人 育人路径 培养人才 民族振兴 
传播媒介另一副面孔:两宋书画市场、画院的媒介属性和特点被引量:3
《美术学报》2020年第2期18-27,共10页宋芳斌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艺术精神在当代艺术实践中的传承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6JZD030。
两宋是中国艺术发展的高光时刻,也是绘画艺术交流、传播和融合的繁荣时期。绘画艺术传播必须依托一个媒介,以实现艺术传播各要素之间的互动,使得绘画艺术永葆活力。艺术传播媒介可以是物质性层面的纸媒书籍,也可以是非物质性层面的机构...
关键词:社会性 非物质性 媒介 两宋绘画 
艺术传播效果视域下两宋绘画主题的时空转换被引量:2
《美术大观》2019年第10期48-51,共4页宋芳斌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艺术精神在当代艺术实践中的传承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6JZD030;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艺术类人才特别培养项目,项目编号201806090340
本文从艺术传播学视角出发,通过艺术传播效果空间性和时间性两个方面,试图阐释艺术主题在不同地域空间中体现出的文化历史意义以及图像之于时间进程下的主题意义的传承,揭示艺术传播效果研究对个人效果产生的微观过程和对社会效果产生...
关键词:两宋绘画 艺术传播 主题 空间性 时间性 
两宋绘画类书籍概览及其传播效应探究
《美术学报》2019年第2期13-21,共9页宋芳斌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艺术精神在当代艺术实践中的传承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6JZD030;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项目编号:201806090340
绘画类书籍是艺术传播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宋时期,由于艺坛之事的繁盛,加之物质、技术条件达到一定的水平,绘画类书籍取得了长远的发展。本文从传播媒介的视角,以理论类与画谱类对两宋绘画类书籍加以明晰与区分,并试图揭橥绘画类书...
关键词:两宋 绘画理论 画谱 传播 
浅论艺术史、技术与视觉审美转型的关系被引量:1
《建筑与文化》2019年第1期66-67,共2页宋芳斌 
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项目编号:201806090340)
每当社会出现重大变革,各个艺术门类、大众审美观与社会审美风尚也会随之变化。把握主流艺术的风格特点以及考察视觉技术的发展,是剖析视觉审美转型的有效方法,同时对于全面理解特定时期社会审美风尚的形成具有深刻意义。文章从文献研...
关键词:艺术史 视觉审美 绘画 技术 
宋徽宗“瘦金体”技法特点及“书画同源”之说的践行被引量:1
《山西档案》2018年第4期180-182,共3页宋芳斌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艺术精神在当代艺术实践中的传承发展研究"(编号:16JZD030);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编号:201806090340)的阶段性成果
宋徽宗作为一代书画皇帝,在艺术领域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他的书法尤以"瘦金体"最具特色。文章基于书法技法层面,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风格分析法,从基本点画、结字、章法三个方面对"瘦金体"进行分析,并剖析宋徽宗"瘦金体"与其绘画之间的内...
关键词:瘦金体 技法 程式化 
李格尔与福西永的形式主义思想及其“视觉性”溯源被引量:1
《四川戏剧》2018年第6期58-62,共5页宋芳斌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当代文学传播理论的多维透视"(项目编号:14BWW005)阶段性成果
形式主义是美术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西方美术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李格尔和福西永二者的艺术史理论几乎都没有逃脱形式主义思想的藩篱。本文在分析李格尔与福西永理论建构和研究模式的内在逻辑基础上,对二者在研究艺术发展规...
关键词:形式主义 视觉性 李格尔 福西永 溯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