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晓渝

作品数:52被引量:277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水语汉语明代语音语言接触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语言学论丛》《古汉语研究》《语文研究》《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南官话连读变调研究
《语言学论丛》2024年第4期121-131,共11页曾晓渝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语官话方言连字调格局研究”(20AYY020)资助。
本文以成都、重庆、贵阳、昆明、武汉话为例对西南官话连读变调现象进行分析解释。西南官话两字组连读存在语音变调和音义变调两种类型,主要特点是:语音变调前字降调形变平调形,音义变调后字变高阶调;语音变调前重,音义变调后重,呈现为...
关键词:西南官话 连读变调 协同发音 音变规则 节律 变调机制 
壮语核心词接触变异个案研究——以“头”“发”为例
《语言科学》2024年第6期627-642,共16页鄢卓 曾晓渝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2CYY048)资助。
文章以“头”“发”为例,运用地理语言学的方法,探讨了壮语核心词的接触变异。一方面确定了这两个词项不同词形的词源性质及层次替换关系;另一方面,根据地理分布形态及历史文化信息深入分析了壮汉语言接触的途径和历史,并提出了语言接...
关键词:壮语 核心词 语言接触 “头” “发” 
满族人北京话声调个案研究
《民族语文》2024年第3期3-16,共14页曾晓渝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汉语官话方言连字调格局研究(20AYY020)”的成果之一。
清末民初时期,北京满族人的北京话声调与汉族人的北京话声调存在细微差别。老舍先生20世纪20年代的声调录音反映了当时北京满族人的口音腔调,即阳平调高扬于阴平之上,其末端调值达调域上限。这种特色后来逐渐消失,当今北京满族人北京话...
关键词:北京话 声调 满族人 微观差别 
汉语官话方言连字调的几个基本问题思考被引量:2
《南开语言学刊》2022年第2期30-40,共11页曾晓渝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语官话方言连字调格局研究”(20AYY020)的阶段性成果。
汉语官话方言连读变调的深入研究需要思考探讨相关理论问题,文中分析了连读变调域、节律轻重与连读变调的关系、协同发音与连读变调的区别、连读变调机制、连字调格局这几个基本问题,表述了作者的看法。
关键词:官话方言 连读变调 节律特点 变调机制 声调格局 
音韵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语言科学》2021年第5期474-490,共17页蒋冀骋 曾晓渝 杨军 洪波 周赛华 张富海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研究专项(19VXK06)资助。
音韵学素有绝学之称。“十三五”期间,在上古音领域,上古汉语声母研究有新的突破,提出复杂辅音声母和复辅音声母等新的观点;上古音研究的材料来源也有新的拓展,其中结合古文字研究上古音是一个热点。中古音研究,在音义专书文献语音研究...
关键词:音韵学 上古音 中古音 近代音 音韵学数据库建设 
近代官话见系开口二等-i-介音现象补论被引量:2
《古汉语研究》2021年第3期18-28,126,共12页曾晓渝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语官话方言连字调格局研究”(20AYY020)。
论文在分析前人不同观点基础上,论证了中古晚期二等韵独立的条件是介音,元代汉语见系开口二等的-i-介音不是增生,而是中古二等介音-щ-的延续演变。作者指出,二等介音-щ-自中古至近代呈雅俗两种演变方向:在通用雅音里,先在合口韵中脱落...
关键词:近代官话 二等介音 见系声母 雅音演变 
壮语“太阳”的地理语言学分析被引量:12
《民族语文》2019年第4期15-23,共9页鄢卓 曾晓渝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基于‘华夷译语’的汉藏语历史研究”(14ZDB094)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通过绘制现代壮语方言“太阳”一词的词形分布图,对其各种词形进行分析解释,并根据词形的内部演变规律及地理分布推定其历史生成过程,认为壮语"太阳"词形的新旧序列依次为:单音节词ηwan2/ηon2/wan2,再到双音节复合词Ta系-Tag系―...
关键词:壮语方言 “太阳” 地理语言学 类音牵引 通俗词源 
中国传统“正音”观念与正音标准问题被引量:5
《古汉语研究》2019年第1期72-80,104,共10页曾晓渝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华夷译语’的汉藏语历史研究”(项目编号14ZDB094)
汉语自先秦时期就存在超方言的“雅言”,历代文人的“正音”观念根深蒂固。由于古代读书音与口语音双重并行,而“正音”却所指模糊,由此导致汉语史学界“正音”标准问题一直存在争论。现代学者研究古代韵书的基础音,须明了当时读书音以...
关键词:汉语史 正音 读书音 口语音 雅音 
《西蜀方言》的音系性质被引量:9
《方言》2018年第3期263-275,共13页曾晓渝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华夷译语’的汉藏语历史研究"(项目编号14ZDB094)资助
英国传教士钟秀芝著的《西蜀方言》(1900)详细记录了120年前四川官话的语言面貌,学界对《西蜀方言》的基础音系存在不同看法。本文将《西蜀方言》音系与艾约瑟《官话口语语法》(1857)记录的成都方音作对比,并比较1940年代记录的134个四...
关键词:《西蜀方言》基础音系清末四川官话成都话雅 俗口语音 
在美国调查玛雅语方言Kaqchikel语
《南大语言学》2017年第1期344-351,共8页曾晓渝 
2006-2007学年,我到美国访学,一方面应邀在堪萨斯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为教师和研究生讲授汉语历史音系学课程,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在该校语言学系选修了三门研究生课程:生成音系学(Gen-erative Phonology)、优选论(Optimality Theory...
关键词:教室 方法 语言学 课程 研究生 调查 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