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英

作品数:8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公共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呼啸山庄》《维莱特》夏洛蒂·勃朗特福柯话语解读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考试周刊》《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自动性理论对英语CET阅读教学的启示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年第4期111-113,共3页李瑞英 
以现代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的自动性理论在阅读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英美阅读专家的重视。基于自动性理论ACT认知模式的结构阅读法,有助于使学生从自然阅读者转变为高效的结构阅读者,对英语CET阅读教学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自动性理论 ACT认知模式 结构性阅读 限时训练 
论夏洛蒂·勃朗特《维莱特》中的生存美学观被引量:1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12期21-23,共3页李瑞英 
夏洛蒂·勃朗特在《维莱特》中借助古希腊的犬儒主义-斯多葛主义,来实践"有病然而幸福,处于危险然而幸福,颠沛流离然而幸福"的生存观。福柯也曾借用古希腊-罗马修身观来阐述一种生存美学思想,通过福柯的生存伦理美学来解读《维莱特》,...
关键词:生存伦理美学 生存技术 斯多葛主义 
建构主义理论对我国“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
《科技创新导报》2014年第30期148-149,共2页李瑞英 
大学英语能够借助构建主义进行改进,以构建主义理论融入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阅读教学,将阅读与其他技能相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该文对于构建主义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的影响进行探讨,从构建主义理论出发,...
关键词:构建主义 英语阅读 主体 
场域中的艾米莉·勃朗特和她的《呼啸山庄》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年第18期183-184,187,共3页李瑞英 
本文用皮埃尔·布里第厄的文学场域理论,即作者的位置,习性,资本对作品的可能性空间选择,解读素有文学史上"斯芬克斯"之谜的《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运用"哥特叙事"和"现实叙事"并置的手法,阐释了自己的唯美主义追求和淡淡的入世情怀。
关键词:场域理论 位置 习性 资本 哥特叙事 现实叙事 
操作性程序,主体化装备——论夏洛蒂·勃朗特在《维莱特》中的修身哲学观
《考试周刊》2014年第70期14-16,共3页李瑞英 
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在最后一部作品《维莱特》中运用了一系列古希腊修身哲学塑造了一个流落他乡仍能保持淡定情怀的孤女形象,背离了十九世纪作品的宗教风格。关注现实生活,显示出强烈的主体哲学色彩。
关键词:修身哲学 斯多葛主义 操作性技术 主体哲学 
论主体间性因素在简·爱主体建构中的作用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132-134,共3页李瑞英 
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塑造了一个追求独立自我的新女性,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女性追求独立人格的第一人。不同于鲁滨逊式的"孤立的""绝对自给自足"的自我,简·爱的自我意识是在两性婚姻、家庭式群体和宗教信仰中动态生成的,是建构...
关键词:主体间性 理性主体 交互作用 平等协商 
疯癫与理性——福柯话语解读《呼啸山庄》主人公希剌克里夫被引量:1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123-125,共3页李瑞英 
福柯认为理性与疯癫胶着演进,疯癫是自然本性的产物,张扬着个体自由,释放着诱惑;眩惑是疯癫的心象,谵妄是其思维形式,心象被谵妄笼罩,带来毁灭和破坏;当道德伦理对谵妄个体失去效力时,缄默和镜像可助重回理性之路。艾米莉·勃朗特笔下...
关键词:福柯话语 《呼啸山庄》 希剌克里夫 理性 谵妄 
解读《秀拉》中黑人女性伊娃的母亲身份构建困境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z2期107-108,共2页李瑞英 
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在<秀拉>中塑造了一个丰满复杂的黑人母亲伊娃形象.通过解读伊娃的母亲身份建构困境,本文探索了掩藏其后的社会因素.
关键词:托妮·莫里森 《秀拉》 母亲身份困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