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远贵

作品数:32被引量:8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工业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生教育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高等教育素质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高等教育研究(成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论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被引量: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S2期290-292,共3页李远贵 
本文论述了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意义、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表现形式 。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素质 教育 
加入WTO: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挑战与对策被引量:1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2年第4期53-55,共3页李远贵 
本文分析、探讨了加入WTO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入世 教育手段 创业意识 
试论加强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被引量:25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第2期66-67,共2页李远贵 
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以德治国方略的一个重要举措施,对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促进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作为整个社会中知识层次较高...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道德教育 道德素质 校园文化 道德评价 
重温南方谈话 深入学习“七一”重要讲话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2年第2期17-19,23,共4页李远贵 朱伟峰 
文章回顾介绍了邓小平南方谈话,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的历史背景及讲话内容,并强调指出:南方谈话和“七一”讲话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髓,“七一”讲话是对南方谈话的继承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弘扬...
关键词:南方谈话 "七一"重要讲话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邓小平 江泽民 
试论加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被引量:15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2年第2期70-71,共2页李远贵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主人 ,他们既是未来社会的创造者 ,又是我国未来健康人口的繁殖者。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探讨了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意义、现状、原则、内容 ,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 性健康教育 素质教育 教育内容 心理咨询 
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探析被引量:1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2年第1期32-36,共5页李远贵 李蓝 
青年教师是高等学校的未来和希望。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全 们的整体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的政治坚定、业务精良、学风严谨的青年教师队伍,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保证。本文分析探讨了高校青年教师...
关键词: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高等学校 教师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 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 教师培养 学术骨干 
略论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1年第4期17-18,共2页李开吉 李远贵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教育的终身化,本文论述了终身教育的内涵、特点,并提出了如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关键词:终身教育 内涵 特点 构建 
高等学校要建设成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坚强阵地被引量:1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1年第4期30-33,共4页李远贵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思想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高等学校是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要始终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成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坚强阵地。文章从五个方面阐释了把高等学校建设成为代表先进文化...
关键词:高等学校 先进文化 前进方向 坚强阵地 
试论加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被引量:1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1年第3期41-43,共3页李远贵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主人,他们既是未来社会的创造者,又是我国未来健康人口的繁衍者。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探讨了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意义、现状、原则、内容,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 性健康 教育 
高等学校要做实践“三个代表”的先驱和模范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1年第2期15-19,共5页李远贵 杨成林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思想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宣言。文章论述了"三个代表"思想是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并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根本指针,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高等学校要...
关键词:高等学校 “三个代表” 先驱 模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