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志

作品数:71被引量:277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隐私权刑法保护不确定性切入诈骗罪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政法论坛》《安阳师范学院学报》《新疆财经大学学报》《中州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网络服务提供者在信息网络犯罪中的过错推定责任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103-116,共14页王立志 
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大数据技术侦查适用中隐私权保障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BFX087)的阶段性成果。
信息网络犯罪是典型的技术型犯罪。网络服务提供者在信息网络犯罪中虽然能够起到技术性帮助作用,但其也是防控信息网络犯罪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不同类别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在信息网络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迥然相异,故其在信息网络犯罪中刑...
关键词:信息网络犯罪 网络服务提供者 过错推定责任 负责主义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法益证成与处罚条件限定被引量:1
《学习论坛》2024年第5期126-136,共11页王立志 郭昊明 
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大数据技术侦查适用中隐私权保障问题研究”(20BFX087);最高人民检察院2024年度检察理论研究课题“网络黑灰产的刑法应对”(GJ2024D25)的阶段性成果。
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设置以来,该罪之法益究竟是什么,刑法学界始终存在巨大的分歧。较为常见的做法是,通过对构成要件的解释来确定该罪的法益,但如此一来会使该罪的法益证成侧重于形式层面,进而导致其法益证成出现循环论证现象。如果...
关键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法益证成 个人信息受保护权 处罚限度 
专家点评
《公民与法(审判版)》2021年第8期60-60,共1页王立志 
本文认为本案中王某的行为构成诈骗财产性利益的诈骗罪,而不构成其他犯罪。现将具体缘由如下:一、本案不是民事纠纷从本案的行为次数及行为方式来看,尤其是嫌疑人王某在没有任何法律依据的前提下累计消费80万元(亦即,被害人李某所遭受8...
关键词:民事纠纷 财产性利益 诈骗罪 专家点评 法律依据 行为次数 行为构成 被害人 
刑法谦抑视角下的“违反性规定”被引量:3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36-39,共4页袁文康 王立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风险社会语境中网络个人信息之刑法保护”(项目编号:12CFX034)。
"违反性规定"是我国刑法分则行政犯罪的一种表达方式,在我国行政犯罪的刑法规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近年来我国司法权的扩张和包含"违反性规定"的行政犯罪条文自身的缺陷,"违反性规定"的适用面临着有违罪刑法定原则的风险和挑战...
关键词:违反性规定 刑法谦抑 合理限制 
专家点评
《公民与法(审判版)》2020年第8期60-60,共1页王立志 
本文笔者同意第一种观点。本案中李某和张某在土地招标中和其他竞买者之间恶意串通拍卖,情节严重,应认定为串通投标罪。至于二人收受其他竞买者500万元好处费的行为,因缺乏贿赂犯罪中的“利用职务便利”,从贿赂犯罪的本质特征来看,不能...
关键词:情节严重 恶意串通 串通投标罪 贿赂犯罪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专家点评 利用职务便利 犯罪的本质 
专家点评
《公民与法(审判版)》2020年第3期59-59,共1页王立志 
本文基本上同意第三种观点的结论,即赵某的两个强奸行为应当单独评价:第一个强奸罪既遂,第二个强奸罪未遂(但并非帮助犯而是正犯,因为赵某所实施的捂嘴行为使得被害人难以反抗,应当属于强奸罪中的暴力);王某和李某构成第二个强奸罪的未...
关键词: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强奸罪 刑事案件 帮助犯 危害行为 专家点评 刑事归责 强奸行为 
疫情期间制作并散布虚假封城信息的实然刑法应对被引量:3
《法律适用》2020年第4期77-86,共10页王立志 
制作并散布虚假封城信息,不仅远远超越言论自由的边界,而且还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具有实质的刑事可罚性,应当作为犯罪处理。依照《刑法》具体条文及相关司法解释,制作并散布虚假封城信息的,不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编造、故...
关键词:制作并散布 虚假封城信息 言论自由 实质可罚性 寻衅滋事罪 
“多次抢夺”的若干问题被引量:1
《人民检察》2019年第4期41-44,共4页王立志 
“多次抢夺”的认定,应以行为人实施的每一次抢夺行为,以及总数额均未达到“数额较大”为前提。司法实践中,至少存在三种“多次抢夺”未遂的情况。鉴于盗窃和抢夺的同源关系,对于小额盗窃和抢夺行为均不足“多次”但加起来能达到三次的...
关键词:多次抢夺 抢夺罪未遂 混次现象 
非法集资犯罪中财务人员的刑事责任认定规则
《法律适用》2018年第6期69-73,共5页王立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2CFX03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YJC820102)的阶段性成果
非法集资犯罪是司法实践中常见的经济犯罪,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并且近年来还呈现出迅猛扩张之趋势。对于非法集资犯罪中财务人员应当如何处理,司法实务部门也往往是聚讼纷争,莫衷一是。事实上,无论是从刑法中的责任主义原则、罪责刑...
关键词:非法集资犯罪 财务人员 责任主义 罪责刑相适应 风险降低 
刑法解释的基本逻辑——以目的解释为中心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86-97,共12页王立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CFX034);中国博士后基金会面上资助项目(2013M530538);中国博士后基金会特别资助项目(2015T80045);郑州大学基础与新兴学科"财政宪法学"拔尖人才项目资助
文义是法律解释之开始,尊重文义也应是适用法律之基础前提。但由于文义解释本身所存在的"文不达意"之痼疾,极易招致匪夷所思之后果。《刑法》之根本目的系为保护法益,而在适用文义解释无法得出妥当的结论时,以法益保护原则为基础的刑法...
关键词:文义解释 文不达意 法益保护 目的解释 罪刑法定原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