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波

作品数:27被引量:2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档案文化电子文件管理艺术传达莫言小说端木蕻良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宿州学院学报》《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时代文学(下半月)》《民族文学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心灵胎记与文学超越——莫言散文的“故乡意象”与艺术传达
《求是学刊》2017年第3期120-126,共7页张洪波 韩传喜 
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莫言小说‘中国故事’审美特征研究";项目编号:L16BZW007;东北财经大学科研项目"莫言小说的‘中国经验’及其文学传达";项目编号:DUFE2015Y38
莫言散文中关于故乡的描写,形成了其独特的"故乡意象",而"饥饿"与"匮乏"是这一意象的核心内质,如同生长于作家心灵的"胎记",始终贯穿于其文学创作,被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呈不同姿态,反复纳入写作视野、取材范围与表现范畴,构成了...
关键词:莫言 故乡意象 散文 艺术传达 
论端木蕻良《曹雪芹》艺术创作的三重视界
《民族文学研究》2017年第1期149-155,共7页张洪波 
端木蕻良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曹雪芹》将曹雪芹这一特殊历史人物置于三重视界中进行多维观照,并于此基础上进行多角度立体化的形象塑造,力图描画出曹雪芹形神兼具的"意态",展示出端木蕻良红学研究与小说创作的特别境界及独特成就。
关键词:端木蕻良 曹雪芹 艺术创作视界 
《黄金时间》:情感困境与叙事伦理的双重突围
《郑州师范教育》2016年第2期44-46,共3页张洪波 
2015年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WJQ2015010)
乔叶的《黄金时间》可谓一部"突围"之作。从小说表现内容而言,它是作者笔下身处婚恋情感困境的众多女性的一次合力突围;从"黄金时间"的三重蕴意而言,这种表面看似不可思议的突围行为,实有其内在的情感趋向与心理逻辑;从其女性婚恋情感...
关键词:乔叶小说 《黄金时间》 情感 叙事伦理 突围 
悬浮的历史想象——论乔叶《认罪书》的“文革叙事”被引量:1
《扬子江(评论)》2015年第4期46-51,共6页韩传喜 张洪波 
东北财经大学优秀科研创新人才项目(项目编号:DUFE2014R33)阶段性成果
在2013年第5期《人民文学》首发的《认罪书》,是"70后"女作家乔叶的最新长篇小说,作者自承此作经四年凝练,四易其稿,为其目前最看重的小说之一。其后读者的反响、专家的评论、奖项的获颁,似在不断印证同期卷首语中的预判:"对今日的...
关键词:乔叶 历史想象 卷首语 《人民文学》 传达方式 自承 预判 其特 创作动机 “伤痕文学” 
多重镜像下的才女魅影——萧红难续的“半部红楼”
《艺术广角》2014年第6期26-32,共7页韩传喜 张洪波 
辽宁省教育厅2012年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W2012166);东北财经大学优秀科研创新人才项目(项目编号:DUFE2014R33)
"何人绘得萧红影,望断青天一缕霞。"——聂绀弩妙化古人辞意,念忆好友性情的简单诗句,轻越云烟宛然的历史天空,穿拂并不厚重的历史积尘,却如一个拥有先见之明的灵验之言,与一句洞穿世事的隐秘谶语,击中了几十年后,当人们再一次以各种...
关键词:萧红 聂绀弩 《生死场》 半部 《呼兰河传》 《黄金时代》 时代女性 生死场 叙述视角 呼兰河传 
莫言小说的“中国经验”与艺术传达──以《生死疲劳》为中心的考察
《扬子江(评论)》2014年第5期37-41,共5页张洪波 
2013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赛珍珠与莫言小说创作的中国经验比较研究"(项目编号L13DZW028);辽宁省教育厅2012年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东北沦陷区抗战戏剧研究"(项目编号W2012166)阶段性成果
有评论家将莫言成功问鼎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称为"一场仪式",因为这一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中国当代作家一直以来的深重"焦虑":即中国当代文学,因其特殊的表现题材与表达方式的选择,在一个"世界性"的文化背景与评价体系中...
关键词:莫言小说 中国经验 生死疲劳 中国当代作家 中国当代文学 诺贝尔文学奖 现实生活 叙述方式 艺术构思 中国文学 
撤退中的探求与迷失——从《檀香刑》看莫言小说审美风格的嬗变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15-17,共3页张洪波 
《檀香刑》自面世以来,关注和争议不断。虽然莫言自称此小说创作是一次"大踏步撤退",然而其表现出来的内容与形式上的独特性与创新性,堪称作者的一次全方位的艺术探索与全新的写作实践。与其前期的小说代表性作品进行比对,从其内容选择...
关键词:莫言 《檀香刑》 审美风格 嬗变 
草原婉歌 关东情史——端木蕻良短篇小说审美特质的文本解读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2年第12期53-55,共3页张洪波 
端木蕻良的短篇小说创作,有着自己的独特审美特质,紧密结合文本进行深入探析,其善于小处着笔、注重主观赋形、长于诗意涂画的特点,使其迥异于同时代的文学流派与其他作家的创作风格,亦有别于其小说文字带来的表面想象,赋予了其小说特别...
关键词:端木蕻良 短篇小说 文本 审美特质 
中国古典诗歌审美特征形成路径浅探——从《西洲曲》到《春江花月夜》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2年第12期135-137,共3页张洪波 
《西洲曲》上与《诗经·蒹葭》,下与刘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起被称为古今情诗"三绝"。通过对其表现内容、诗歌体式与诗歌意境的变化与发展的探析,可纵观古典诗歌的流变过程,并梳理古体诗的发展规律与审美特征形成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古典诗歌 审美特征 《西洲曲》 《春江花月夜》 
《古诗十九首》的士人情怀及审美表达
《宿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10期46-48,68,共4页张洪波 
《古诗十九首》于今日文学研究的意义,应集中于其内容传达与审美表达两个主要艺术特征上。其内容传达的特点可谓"意悲而远",主要体现在"悲别离""叹失意""伤流逝""求超脱"等士人情愫的集中表达上;其审美表达的基本特征可谓"文温以丽""浅...
关键词:古典诗歌 古诗十九首 士人 情怀 审美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