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浩旭

作品数:28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九江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刑事网络法制教育影响因素法制教育程序性辩护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现代商贸工业》《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石家庄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程序性辩护的制度需求与供给分析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96-99,118,共5页何庆江 石浩旭 
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刑事程序性辩护的有效性研究"之阶段性成果(编号13CFX061)
程序性辩护制度能带来潜在收益,有着巨大的制度需求。由于受到宪法秩序、制度供给成本、现存制度安排、规范性行为准则、公众态度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程序性辩护仍处于制度供给不足的状态,唯有针对诸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实现程...
关键词:程序性辩护 制度变迁 制度需求 制度供给 
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问题浅析被引量:1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年第2期82-82,88,共2页石浩旭 
2013年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校对大学生的网络法制教育的理论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3YB141)
大数据时代为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大学生必须转变观念,充分利用网络工具提升自己的法律水平,国家、社会、教育机构应当建构专门法律知识的数据库、提供丰富的数据信息以供各层次的大学生随时随地、便捷地获...
关键词:大数据 网络法制教育 完善 
我国程序性辩护的实现机制研究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年第5期40-41,共2页牛晓鹏 石浩旭 
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刑事程序性辩护的有效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3C FX061
我国现行的程序性辩护模式只有非法证据排除和撤销原判、发回重申两种形式,应通过构建审前司法审查制度、加强律师的调查取证权、完善程序性制裁制度,进一步完善程序性辩护的配套制度,实现人权保障、程序公正的制度目标。
关键词:程序性辩护 程序性制裁 非法证据排除 司法审查 
高校网络法制教育效果的制约因素研究被引量:1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5年第2期37-40,共4页何庆江 石浩旭 
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校对大学生的网络法制教育的理论研究"(13YB141)的研究成果
目前很多高校陆续对大学生开展了网络法制教育,但教育效果不佳。制约高校网络法制教育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教育者的观念、受教育者的心理、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教育环境等。只有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才能提高高校网络法制教育...
关键词:高校 网络法制教育 制约因素 大学生 
“解决案件工作坊”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研究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68-72,共5页石浩旭 
江西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解决案件工作坊’在法学实践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XJG-13-17-22)
"解决案件工作坊"被誉为自兰德尔以来的哈佛大学第二次法学教学革命,事实上,"解决案件工作坊"在司法实践中也有着巨大的运用潜力。"解决案件工作坊"拓展了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丰富了法学实践教学方法,提升了解决纠纷程序的可接受性。...
关键词:“解决案件工作坊” 结构与模式 实践形态 价值完善 
高校利用网络开展法制教育的制约因素被引量:3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76-79,84,共5页何庆江 石浩旭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校对大学生的网络法制教育的理论研究"(13YB141)
目前很多高校利用网络在大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但其教育效果不佳。制约高校网络法制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有教育者的观念、受教育者的心理、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教育环境等。只有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如教育者转变观念,真正重...
关键词:高校法制教育 网络法制教育 大学生 
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问题探讨
《现代商贸工业》2014年第21期168-169,共2页石浩旭 
2013年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校对大学生的网络法制教育的理论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3YB141)
理论界对网络法制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并没形成统一的认识,利用网络进行的网络法制教育没有引起应有重视,应当结合传统的课堂教育、新的网络法制教育教学方法,系统建构网络法制教育教学体系。
关键词:基本范畴 比较考察 理论支点 完善 
“解决案件工作坊”在法学实践教学领域的应用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4年第21期6-8,共3页陈昊 石浩旭 韩雪滢 
2013年度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解决案件工作坊”在法学实践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课题编号:JXJG-13-17-22)阶段性成果
“解决案件工作坊”在法学实践教学领域是一种新式教学方法,目前国内极少有研究和应用。这一教学法突出了学生案件解决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能为将来法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实际从事法律事务工作奠定实践基础。因此,深入研究‘懈决案件工作...
关键词:工作坊 实践教学 团队 
刑事程序性辩护有效性引论被引量:3
《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156-159,共4页石浩旭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社会系统学论域中的司法能动"(SHXTX1208)的研究成果之一
刑事程序性辩护有效性能够体现一国的程序运作状况,决定主体对程序性辩护策略的选取,关涉到公正审判权、辩护权等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人权,形式意义上的辩护向实质意义上的辩护的转变是法治国家辩护制度的发展的基本趋势,必须激活保障程...
关键词:程序性辩护 有效性 保障机制 
刑事程序功能的发生机理研究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42-46,50,共6页石浩旭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九江学院社会系统学研究中心课题"社会系统学论域中的司法能动"(SHXTX1208)阶段性成果
对刑事程序功能的研究是一个在刑事诉讼基本理论中长期被忽视的问题,而刑事诉讼功能发生作用的内在机理亦非常重要。运用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刑事程序系统是一个由诉讼观念、诉讼主体的地位与角色、正当程序规则及程...
关键词:刑事程序功能 诉讼观念 诉讼角色 正当程序规则 程序性制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