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永

作品数:6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研究生培养机制中国教育大学生传统文化大学德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艺术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文教资料》《山东社会科学》《各界》《江西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浅析
《各界》2017年第22期49-50,共2页胡乃永 
本文通过对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社科知识问卷的调查解读,从社会层面、客观方面以及大学生自身主观方面进行了原因剖析;并对理工科大学生如何进行人文素质修养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理工科 大学生 人文素质 
文化多样性语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初探
《东岳论丛》2012年第9期144-146,共3页胡乃永 
人是在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价值旨趣构成文化的内在要素与人生诉求,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因而教育尤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以文化为依托来展开。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及国际间文化交流强化,社会生活中的文化...
关键词:多样性 思想政治教育 青年学生 健康成长 
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探析被引量:5
《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250-252,共3页胡乃永 
大力发展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是适应知识经济对人才需求的根本途径。学术型与应用型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应均衡发展,而非简单取舍。促进研究生内涵发展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根本取向。建立"德艺双馨"的导师队伍、构建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中国教育 研究生 研究生培养机制 
公民的公德建设之于法信仰的意义分析
《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12期152-155,共4页胡乃永 张益刚 姜美颖 
2008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学生法信仰的教育路径选择研究"(08DFXJ06)的阶段性成果
公民法信仰的形成受制因素很多,但公民公德建设对于法信仰的形成具有根本意义。法律与道德具有内在的价值统一性,法律必须具备一定的道德基础和道德目的,必须获得道德支持。我国虽然有德教至上的历史,但缺少公德形成的传统,其主要原因...
关键词:公民 公德 法信仰 
新时期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文教资料》2009年第29期204-205,共2页胡乃永 杨乐平 
文章通过阐述高校开展音乐教育的必要性,指出音乐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过程中所具有的潜移默化的独特作用.进而指明其在素质教育整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素质教育 音乐教育 必要性 重要性 
儒家思想与当代大学德育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106-107,共2页胡乃永 
对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家思想的精华内容如"仁、忠、恕"等思想进行阐释,探讨儒家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积极作用,提出继承和弘扬儒家思想对大学德育建设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儒家思想 传统文化 大学德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