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芳

作品数:16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重庆文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脱氮效率微生物脱氮脱氮零排放下向流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化学工程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轻纺工业与技术》《西部皮革》《美术大观》《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重庆文理学院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传统文化在服装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西部皮革》2024年第2期143-145,共3页于芳 夏冰月 
重庆文理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思政专项“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思政改革研究”(22011);重庆文理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思政专项“流行趋势调研与预测课程思政改革研究”(2021KCSZ08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服装设计课程,有利于丰富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培养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文化自信,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走中国特色服装设计发...
关键词:传统文化 巴渝本土文化 服装设计 教学改革 
纺织非遗融入服装专业类课程的产教融合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轻纺工业与技术》2023年第5期144-146,共3页夏冰月 于芳 
重庆文理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思政专项“《流行趋势调研与预测》课程思政改革研究”(2021KC—SZ086);重庆文理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思政专项“新文科视野下地方高校设计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22010);重庆文理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思政专项“《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思政改革研究”(22011)。
在国家转型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保护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我国高校服装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新策略。文章试图挖掘传统文化教学资源,探索研究纺织非遗融入高校服装专业类课程的产教融合...
关键词:纺织非遗 服装专业 教学实践 产教融合 
基于原创理念的“服装配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被引量:3
《山东纺织经济》2021年第10期35-37,47,共4页于芳 
针对当前高校“服装配饰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文章根据原创理念,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自主性、内容创新的专题性、材料选择的广泛性、技法使用的传承与融和以及产品市场化五个方面深入探讨对服装配饰设计教学的改革,为服装...
关键词:“服装配饰设计”课程 原创 自主性 传承与融和 市场 
草木染在“服装印染”课程中的创新运用被引量:2
《西部皮革》2021年第14期110-111,共2页于芳 
作为传统技艺的草木染在新时代服装设计领域具有重要的环保和创新意义。草木染在服装印染技术上的运用能够融合织物图案设计与染色工艺技法,在传承文化的同时又赋予设计者创新升华的机遇,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时尚性。文章旨在阐释草木染...
关键词:草木染 服装 印染 扎染 蜡染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全球化时尚体系下塑造中国品牌策略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68-71,82,共5页于芳 
全球化潮流下,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成为世界时尚生产和消费中心,中国时装业也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通过梳理近几十年来华人设计师的品牌塑造经历,指出全球化时尚体系下塑造中国品牌的策略。在政府支持和行业基础支撑下,中...
关键词:全球化 中国创造 中国精神 品牌策略 
《服装史设计专题》课程改革探讨——以重庆文理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为例被引量:1
《艺术家》2018年第7期98-99,共2页于芳 
教学改革项目:《中西服装发展史》课程改革与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60228
《服装史设计专题》课程是把服装史理论与服装设计实践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课程。高职毕业的学生动手能力强,但理论相对薄弱。本课程通过鼓励学生设计制作服装并阐述设计理念的考核方式,综合检验学生对服装发展史知识的理解、掌握及运用。
关键词:理论与实践 设计和制作 娃娃服装 
可视语言:威廉·布莱克诗歌的跨媒介叙事艺术
《济宁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22-26,共5页于芳 于娟 
重庆文理学院校级项目(Y2011ms36)
布莱克《天真与经验之歌》与《天堂与地狱的婚礼》这两部诗歌的跨媒介叙事主要以文字与图像作为其想象力的载体,反映了人的心理与图像意识,而他诗人/画家的双重身份对读者/观者的艺术欣赏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他的图画式重复原则通过"感...
关键词:威廉·布莱克 合成艺术 跨媒介叙事 视觉空间书写 
凯特·肖邦《觉醒》的文学印象主义研究
《作家》2013年第09X期69-70,共2页于芳 于娟 
重庆文理学院校级项目“印象主义绘画与文学比较研究之误区探究”(Y2011MS36)阶段性成果
凯特·肖邦运用当时欧洲大陆和美国盛行的印象主义绘画艺术手法对小说《觉醒》的光色描绘、空间构图及话语叙述进行创新性写作,体现了肖邦在主题表现和创作手法上的印象主义风格,属于当时小说创作的文学印象主义潮流。从文学印象主义这...
关键词:凯特·肖邦 《觉醒》 文学印象主义 
逃离还是追寻:《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母性主题研究
《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第7期99-100,共2页于慧 于芳 徐小红 
重庆文理学院科研项目(项目编号:Y2011TS28;Y2011MS36)
处于资本主义社会转折期的马克.吐温意识到美国以往自然真实生活的丧失,因此在文学创作中他试图踏上重建民族母性追寻之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主人公哈克相当于是缺失母亲的孤儿,但他怀有对安全、归属与爱等强烈的精神需要,努力...
关键词:马克·吐温 哈克 母性 女性 追寻 
《维纳斯的诞生》中玫瑰花的象征寓意解读
《作家》2010年第18期227-228,共2页于芳 
波提切利的名画《维纳斯的诞生》中的玫瑰花,充分体现了画家所要表达的爱与美的主题。从艺术学的角度来看,根据古希腊罗马神话与基督教艺术象征系统,从这些玫瑰花中可以解读出以下3种象征寓意:古希腊罗马神话传统中的爱神与美神、基督...
关键词:《维纳斯的诞生》 玫瑰花 爱与美 象征寓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