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超

作品数:36被引量:6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微震监测岩石工程结构形式金文文字学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学军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文字研究》《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方文物》《古文字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说文》"回"字考
《中国文字学报》2021年第1期33-41,共9页张世超 
据现在所见古文字材料可知,《说文》中之"回"字字形来源于战国时期的楚文字,最初是为"围"造的简体字,《说文》"回"字古文来源于战国文字"云"之省变.至西汉中期后,此二字形被人误解,以误解载人《说文》.
关键词:《说文》回    
《说文》“疋”字考被引量:1
《古文字研究》2020年第1期536-539,共4页张世超 
《说文》:"疋,足也。上象腓肠,下从止。《弟子职》曰:‘问疋何止。’古文以为《诗》‘大疋’字,亦以为足字。或曰‘胥’字。一曰:疋,记也。"殷墟甲骨文有字作■(《合》576)、■(《合》6974)、■(《合》17146)等形,李孝定主张释为与"足"...
关键词:字考 殷墟甲骨文 《说文》 确切的证据 李孝定 《诗》 
从大保簋“■”字说到“道”“造”二字的起源
《中国文字研究》2019年第1期34-42,共9页张世超 
殷墟甲骨卜辞中过去被释为"行"或"永"的字近年或被释为"衍(侃)",本文主张此字仍当释"行""永",读为"抗"或"迕"。卜辞中被释为"洀(盘)"的字当从"舟"声,义为乘舟顺流而下,由此派生出"道(导)"与"造"。周初大保簋铭文中相关处,也在此基础上...
关键词:大保簋   道德  
社会历史变迁对字词关系的影响——以秦简牍为语料的分析被引量:3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106-114,共9页李园 张世超 
秦统一以后,为了方便各区域进行交流,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不仅整理了字形,还规范了字词关系,使一字对应一词。通过对出土秦简牍文献中典型辞例,如"可、何""、迁""者、诸""貣、贷"等的分析,可知当时或利用假借的方式分化出两个词,或通...
关键词:秦汉时期 秦简牍 一词多义 假借字 分化字 异体字 
金文“■”字再考被引量:1
《中国文字研究》2016年第2期27-34,共8页张世超 
本文论证了金文所见之“ ”字当释为“號”,重新释读了金文、战国秦汉文字中所见相关之字,探讨了“號”、“呼”同源及虎得名之源。
关键词:  啼號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的文字学启示被引量:8
《古代文明》2014年第4期104-109,112,共6页张世超 
本文根据已公布的北京大学藏西汉竹简材料探索了佚书《仓颉篇》秦汉间演变情况,讨论了秦始皇统一文字背景下的语言、文字问题及汉字在汉代形体发展的文化原因。
关键词:北大简 仓颉篇 书同文 隶书体 
“白衣”溯源被引量:3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4年第3期92-97,共6页王凤 张世超 
在出土文献秦简和汉简中我们见到了"白衣"一词,和"白衣"相关的论文也不少,但是各家论述时,都是就自己的观点论述自己的观点,并未将"白衣"所派生的诸多词语放在一起进行研究,所以我们试着对"白衣"一词进行溯源,以求其发展的清晰脉络。
关键词:白衣 白衣会 白衣天子 白丁 白徒 
裸礼及相关问题新探
《中国文字研究》2014年第1期1-5,共5页张世超 
根据新出的考古发现材料,重新解读了《尚书·顾命》中有关裸礼仪式的文字,结合古文字材料及其他典籍记载阐发古代与裸礼有关的制度、字词。文末还对见于西周金文的一个特殊字形进行了考释。
关键词:   
也谈“雨木冰”——与闵宗殿先生商榷被引量:2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264-266,共3页王凤 张世超 
闵宗殿先生发表于《中国农史》(2002)的文章《不该多此一点——关于"雨木冰"标点的商榷》一文认为,中华书局出版的校点本《宋书》五行志和《金史》五行志中,多次记载的"雨木冰"自然现象,校点者的句读"雨,木冰"是不合理的,不该多此一点,...
关键词: 木冰 雾凇 树介 树架 讹传 
“今叙篆文,合以古籀”考被引量:1
《古代文明》2013年第1期78-84,114,共7页张世超 
根据新发现的战国文字材料及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可以重新审视《说文》作为分析字形结构的字头。这是许慎根据他所见到的战国时期六国文字、秦文字以及秦汉篆隶等文字材料构建的一个终极性的字形体系,而不是小篆,由此可以进一步探讨许...
关键词:说文 篆文 古文 籀文 小篆 字形体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