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勇

作品数:15被引量:2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美学互联网时代求索日常生活经验虚构叙事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文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南方电视学刊》《电影文学》《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之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浸入式体验:用非虚构叙事讲好中国故事被引量:20
《当代传播》2018年第6期100-103,共4页孙珉 谢勇 韦李珍 
2015年度广州市哲学社科规划立项项目"移动互联网时代报网融合的实证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15G14
全球性的"新新闻叙述"与"审美复兴"已然来临。此次复兴以非虚构写作的叙事逻辑为基点,利用媒介变革的契机,糅合融合新闻和富媒体形态,依托大量的优质作品,引领了浸入式体验的新闻叙事潮流。新闻业正经历一次前所未有的范式革命,新式表...
关键词:浸入式 非虚构 新闻叙事 中国故事 
对于新时期美学三十年发展的思考
《作家》2009年第16期154-155,共2页谢勇 
"回顾新时期美学三十年"这一激动人心的题目在现有的经学化诠释模式下却存在成为伪命题的危险。沉溺学术史写作,忽略中国人真实的感性生存经验造成美学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走向落寞,而对新时期美学三十年的回顾,其背后的话语逻辑却使我...
关键词:美学三十年 80年代 90年代 日常生活经验 
美学30年——光荣与落寞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2期66-68,77,共4页谢勇 
"回顾美学30年"这一激动人心的题目在现有的经学化诠释模式下却存在成为伪命题的危险。沉溺学术史写作,忽略中国人真实的感性生存经验造成美学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走向落寞,而对美学30年的回顾,其背后的话语逻辑却使我们有可能对这种阐...
关键词:美学30年 80年代 90年代 日常生活经验 
论苏格拉底死亡事件的美学意义——兼论另一种理解美学史的方式被引量:1
《齐鲁学刊》2009年第4期157-160,共4页谢勇 
我们所理解的"美学"从属于苏格拉底开创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而这一传统的形成又与苏格拉底的死亡事件存在着内在密切关联:正是这一"事件"使得苏格拉底的形而上学思想通过"教化"超越了个体生存的价值维度成为"传统",形而上学意义上的...
关键词:形而上学 美学 肉身 苏格拉底 
贾樟柯:互联网时代的电影求索
《电影文学》2009年第16期37-38,共2页谢勇 
以贾樟柯为代表的第六代导演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入人们视野,并在新世纪走向成熟。这一过程几乎就是与中国互联网发展同步的,在探究了贾樟柯美学主张以后人们会发现,这一现象并不是历史的巧合,在美学观念上,贾樟柯的人民美学主张...
关键词:贾樟柯 互联网 人民美学 新民间精神 
重塑编辑出版专业的核心教育理念被引量:3
《编辑之友》2009年第7期93-94,97,共3页谢勇 
一 25年前兴办编辑出版专业,其原初目的是要在传统文科背景下寻找与现代科技接轨的,培养具备新技能、新思路的全新编辑出版人才。这一学科教育理念与创建者对传媒产业发展的判断有关,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反映出老一代编辑家、出版家...
关键词:编辑出版专业 教育理念 历史意义 出版发行学 现代科技 出版人才 产业发展 远见卓识 
《我的团长我的团》:我们这个时代的美学难题
《南方电视学刊》2009年第2期91-93,共3页谢勇 
花了一天的时间看完了《我的团长我的团》,回过头来都有些佩服自己:43集啊,从早上7点钟恭送老婆大人出门就端坐计算机前,直到凌晨,中间除去出来瞄一眼《锵锵三人行》,遇到查建英大姐痛斥宋晓军,其余时间就全部奉献给了这部电视...
关键词:团长 《锵锵三人行》 中国电视剧 美学 《走向共和》 计算机 时间 
互联网时代的“摆拍”问题
《新闻界》2009年第1期196-196,167,共2页谢勇 
本文对互联网时代的"摆拍"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摆拍 互联网时代 
游走于都市与大野之间——谢锦华山水绘画的求索之路
《新经济》2008年第11期104-107,共4页谢勇 曹原 
山水画对于中国文化来说,既是“先验”的,又是“经验”的。所谓“先验”,是说山水画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绘画,而更是中国一种表达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化观念。
关键词:山水画 绘画 都市 人与自然关系 中国文化 “经验” 文化观念 先验 
网上到处流传
《青年记者》2007年第1期73-74,共2页谢勇 
关键词:流传 知识分子 柳如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