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硕

作品数:12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美学方法论宗白华美学思想意象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大庆师范学院学报》《昭通学院学报》《合肥师范学院学报》《内江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依史而论,纲举目张——评朱志荣《西方文论史》被引量:1
《关东学刊》2017年第12期146-152,共7页张硕 
最近出版的《西方文论史》是朱志荣教授多年的学术积累之作。该书对西方文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性地梳理,根据史实和具体材料编写,客观性和理论性得到了保证。而且重点突出,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表达自如,对学习和研究西方文论具有重要...
关键词:朱志荣 《西方文论史》 范畴 逻辑 整体性 
论汤显祖《牡丹亭》“至情”之美被引量:1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53-56,共4页张硕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被称之为"唯情派",《牡丹亭》是其代表作,"情"是该剧的主题和灵魂,作者又赋予它丰富的"至情"意蕴,"至情"不仅是追求个性解放的自由之情,还是歌颂自然人性的欲望之情,同时还是反对封建礼法束缚的抗理之情。正是由于丰富...
关键词:汤显祖 牡丹亭 至情之美 意蕴 
论《沧浪诗话》的诗歌言意观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101-105,共5页张硕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1AZD052)
严羽《沧浪诗话》的诗歌言意观是其诗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论传统主题"言意之辨"在诗学视域下的独特阐释。首先,凝练的诗歌语言要能准确地抒情达意,言意互通;其次,含蓄蕴藉的诗性语言会生发出无限的韵外之致,达到"言有尽而意无...
关键词:《沧浪诗话》 言意观 以言达意 言不尽意 超脱言意 
时空维度下的散步之美——宗白华美学时空观探析
《昭通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60-63,共4页张硕 
上海市教委重点项目"中国现代美学方法论"的阶段成果(11ZS48)
宗白华长期致力于发掘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美学价值,在学习西方哲学和吸收中国古代哲学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散步"美学。他将中国传统艺术放在中西方学术视野的比较中研究,在康德哲学时空理论和《易经》哲学时空意识的共同影响下...
关键词:宗白华 时空观 康德美学 《易经》 
宗白华美学方法论被引量:1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79-82,共4页张硕 
上海市教委重点项目<中国现代美学方法论>(11ZS48)研究成果
宗白华作为我国20世纪重要的美学大师之一,他的美学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联系性和生命意识。在广泛学习西方先进思想的基础上,他可以做到西学中用,兼容并包,辩证地与中国传统美学实际有机结合,提出自己的观点。在研究过程中重视直觉体悟...
关键词:宗白华 美学 方法论 
《西游记》研究学术化的几点思考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11期19-23,共5页张硕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审美意识通史"(项目编号:11AZD052)的阶段性成果
《西游记》研究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在社会接受、学术讨论等层面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从现代学术规范的角度看,《西游记》研究在方法上经历了由传统到现代性的转变,研究内容也在不断深化和扩大,学科形态的构建和发展成为新时期《西游记...
关键词:《西游记》 学术化 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 学科形态 
从范畴论看朱志荣的美学思想体系构建
《郑州师范教育》2015年第4期52-56,共5页张硕 
中国美学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对范畴的研究发展。朱志荣在多年的美学研究中,重视对中国古典美学中范畴的阐释和梳理,并逐渐形成了以意象为核心,以具有生命意识的"天人合一"的道贯穿始终,以主体论范畴、创作论范畴、风格论范畴、鉴...
关键词:范畴 朱志荣 美学思想体系 
关汉卿《窦娥冤》杂剧的“人民性”特征被引量:1
《大庆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155-158,共4页张硕 
《窦娥冤》是我国元代伟大的戏曲家、杂剧艺术的奠基人——关汉卿的代表作。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元杂剧,历来受到后人的广泛关注。全剧紧密结合社会现实,通过精练质朴的语言、简洁完整的情节,深刻反映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状,并成功塑造...
关键词:关汉卿 窦娥冤 人民性 
从方法论角度看朱志荣美学研究的思想体系构建——读朱志荣《中国艺术哲学》被引量:1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5年第4期58-61,共4页张硕 
朱志荣教授长期致力于中西美学思想的研究,逐渐形成了一种立足中国传统美学,以西方美学为参照坐标的研究方法,为构建中国美学体系打下了科学的基础。在梳理中国古典美学理论时,他能突出重点,将"生命意识"作为核心范畴贯穿整个体系,合理...
关键词:朱志荣 《中国艺术哲学》 方法论 美学研究思想体系 
中国美学史视野下的审美意象的生成被引量:2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82-87,共6页张硕 
意象的生成体现着中华文化的独特精神和审美意蕴。从中国美学史角度溯本探源,"观物取象",表明意象最初萌芽于人们对宇宙万物的模仿;人情显于物象,是意象生成的萌动阶段,物象被赋予一定象征意;"缘心感物",主客体达到审美统一,心与物、情...
关键词:  意象 生成 中国美学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