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升高

作品数:5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黄河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人民日报》常态高校故事化新媒体发展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高教学刊》《青年记者》《芒种(下半月)》更多>>
所获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人民日报》微传播人格化语态分析被引量:1
《青年记者》2015年第17期56-57,共2页吕升高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CXW006
2003年,孙玉胜的《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一书出版,"语态"一词跳出原来的语法范畴,成为"说话方式,表达方式"的新指称。有研究认为:电视语态的变迁经历了新华语态、平民语态、悬疑语态、叫卖语态等四个阶段的发展变化。这...
关键词:新闻与传播研究 语法范畴 传播对象 新媒体发展 传播关系 故事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 传播影响力 传播主体 新媒体环境 
《人民日报》微传播语言技巧探析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101-104,共4页吕升高 
《人民日报》的微传播从话题到语言风格,从用词到编写技巧,再到语体色彩,无不体现了其人性化、人格化的特征,发挥了正能量的优势,摈弃了大众微博的一些庸俗化、媚俗化趋势。正是把握了微传播的这一特性,《人民日报》的微传播才能稳稳扎...
关键词:《人民日报》 微传播 语言技巧 
网络语言极端现象浅析被引量:1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7期206-207,共2页吕升高 
在网络语言传播的过程中,语言极端现象越来越突出,呈现出普及化、常态化的趋势。极致状态变成常态,这本身就是不正常的社会现象。这种常态化现象反映了人们的心理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和深度研究。
关键词:网络语言 极端 常态 规范 
社会培训法在高校礼仪课堂的引入被引量:1
《高教学刊》2015年第14期69-70,共2页吕升高 
高校的礼仪课,在中国发展的"新常态"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环境下,应该赋予新的内容,尽可能地与社会接轨,让学生提前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社会培训的一些方法在当前可以有效的提升高校礼仪课堂教学效果,在提升素养的同时,提前感受...
关键词:社会培训 礼仪 创新 
英国文学作品《红与黑》在中国的汉译思考
《芒种(下半月)》2015年第4期15-16,共2页吕升高 
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文化语境,20世纪90年代,围绕英国的文学作品《红与黑》汉译进行了一场大讨论,造成中国翻译界深刻的影响。通过这一事件,翻译问题成为热议的话题,考虑事件本身所带来的启迪,引发对我国的译学观念的思考提醒我们...
关键词:英国文学 《红与黑》 汉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