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喆

作品数:17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沈阳书画院更多>>
发文主题:沈阳书画院中国山水画艺术风格当代书法关东画派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地名》《芒种》《文化月刊》《美术观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王贺良及其对隶书的观照
《中国书法》2017年第6期50-53,共4页马喆 
王贺良一九三五年出生于沈阳,虽非出身于艺术世家,但孩提时代起即对绘画艺术兴趣浓厚。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绘画的情愫和痴迷与日俱增。一九五五年,他在化工部干校俄文班工作期间,受当时北京文化艺术的浓烈氛围感染,实现自己艺术理想的...
关键词:观照 隶书 艺术兴趣 文化艺术 艺术理想 化工部 绘画 
圣土的祷告——谈许广文中国工笔画的文化意味
《诗潮》2017年第5期141-144,共4页马喆 
中国工笔画的时代复兴问题,早在十多年前我就在批评文章中有所期盼,也是在那个时期我知道了许广文的名字。至今中国工笔画的崛起已然成为现实,也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与争议,其焦点是:工笔画背离了中国画的“写意性”和“书写性”...
关键词:中国工笔画 文化意味 中国画艺术 祷告 人文精神 书写性 写意性 
从心性表白到观念显现——李钢油画艺术解读
《芒种》2016年第7期I0001-I0002,共2页马喆 
当一个画家选择了绘画,其潜台词就是将思想的轨迹形象化。明确地讲,李钢先生选择绘画艺术是出于其天性的本能,诱发这种本能形成欲望和冲动的是无以言状的审美感受——绘画语言在视觉上的强烈冲击力。他的创作与时风有着截然不同的审...
关键词:油画艺术 李钢 解读 心性 绘画艺术 油画创作 绘画语言 审美感受 
城市精神的象征与公众审美的需求——城市美术馆建设的几点思考
《美术大观》2016年第2期116-116,共1页左进伟 马喆 
目前,城市及城镇化建设正在积极推进过程中,文化建设也理当顺势而为,适应城市综合发展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美术馆建设无疑将促进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从而提升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有利于城市全面发展与繁荣。在城市美术馆建...
关键词:文化设施 综合发展 文化象征 超前思维 服务职能 地域文化 艺术管理 历史感 类创造力 专业人才队伍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谈穆瑞彪山水画的艺术
《美术》2015年第12期140-143,共4页马喆 
艺术是一条永无止境的探索之路,你可以选择不同的路径去达到终点,而一段行程的过后,眼前则是山后的又一座险峰。于是,对于痴迷的行者而言,或又成为下一个目标。而一路奔波的辛劳都会化为对风景的观瞻和心境的释放,这是行者的收获...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 艺术家 意欲 精神状态 行者 劳作 
中国画图式的印象语境——角振通艺术风格的成因及属性
《文化月刊》2015年第5Z期80-85,共6页马喆 
当代中国画的发展的话语,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学院派的观念意识。这一方面为中国画的当代转型结构出了一个理性的框架和"形而上"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也消解了中国画传统中不为学院派理念所认同的"习俗"。造成上述状态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
关键词:中国画发展 中西方绘画 当代中国画 西方现代教育 艺术风格 理论体系 花鸟画创作 中国画艺术 民间绘 
蕴奥鼎新 卓成大器——谈姚哲成先生及其书法艺术成就
《中国地名》2015年第4期16-17,共2页马喆 
20世纪,中闻社会发生了急剧变化,文化艺术呈现出巾西碰撞交融的态势,受之影响,中同书法艺术也经历了由传统向当代转型。另一方面,肇始于清乾嘉时期的“尊碑”学说盛极一时,碑学一脉得以中兴,帖学一脉渐入式微。凡此种种,为现代...
关键词:书法艺术 艺术成就 文化艺术 江南地区 地域文化 发展史 中国 
张策意象写实山水画的建构意义
《美术》2013年第12期138-141,共4页马喆 
当下,在民族文化复兴的浩大声势下,中国山水画以文化自觉的态势,呈现出繁荣兴降的面貌、流派林立、风格迥然。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 建构意义 写实 意象 民族文化复兴 文化自觉 
张振权书法简评
《中国书画》2013年第9期122-123,共2页马喆 
张振权对书画艺术的追索之旅有别于常人。他经历了传统文人的心路历程,少承家学,于文学、书画早有机缘。后"学而优则仕",虽公务繁忙但不辍丹青,常与笔砚相亲。其书如其人,其画亦如其人。由于有了不寻常的人生阅历,其心胸气度自然不凡...
关键词:书法 书画艺术 学而优则仕 心路历程 传统文人 书如其人 人生阅历 艺术创作 
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维度——兼议沈阳书画院的书法创作意识
《美术观察》2012年第10期64-67,共4页马喆 
当下,中国书法艺术正进入一个高度发展与繁荣的历史时期,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这种艺术表象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总体态势是一致的。一门艺术在兵自身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总要留下鲜明的时代印记。回顾整个书法史,充分印证了“...
关键词:中国书法艺术 创作意识 画院 沈阳 维度 当代 历史阶段 文化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