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刚

作品数:36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鹧鸪语文唐宋刊本大赛背景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语言文字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文史杂志》《七彩语文(高中新语文学习)》《班主任之友(中学版)(上半月)》《教育与考试》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莫”还是“暮”——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独自莫凭栏”再谈
《文史杂志》2025年第1期47-51,共5页张传刚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独自莫凭栏”中的“莫”在理解上存有否定词“莫”和时间词“暮”之争。语文教材一般都解作否定词“莫”字。梳理李煜现存词作,可以看出独自凭栏是词人的常规动作,“暮凭栏”的情况也较为常见;词人李煜...
关键词:李煜 凭栏   
“暮凭栏”意象之况味被引量:1
《寻根》2024年第2期85-87,共3页张传刚 
关于凭栏,从目前可查的文献资料来看,最早在屈原《招魂》篇中出现,“高堂邃宇,槛层轩些”中的“槛”即栏杆,“坐堂伏槛,临曲池些”中的“伏槛”即依着栏杆意。曹植《杂诗(其六)》“飞观百余尺,临牖御棂轩”表达的是凭栏。南朝民歌《西...
关键词:《西洲曲》 高堂邃宇 《招魂》 杂诗 南朝民歌 文献资料 曹植 凭栏 
“回到”还是“经过”?——小议鲁迅《祝福》从初刊本到初版本的一处修改
《语文月刊》2022年第9期70-73,共4页张传刚 
江苏省第五期“333”工程研究成果。
鲁迅小说《祝福》完成于1924年2月7日,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东方杂志》第21卷第6号(后称之为“初刊本”)。在1926年《祝福》被收入《彷徨》集(后称之为“初版本”)时,作者对文本进行了修改,改动多达一百多处。从整体上来说,这些修...
关键词:《东方杂志》 初版本 《祝福》 《彷徨》 初刊本 鲁迅小说 修改 
鲁迅《长明灯》校读补遗
《上海鲁迅研究》2021年第3期135-145,共11页张传刚 
鲁迅小说《长明灯》最初连载于1925年3月5日—8日的北京《民国日报副刊》(以下简称“初刊本”)上。北京《民国日报副刊》报纸仅开办10多天,就被查封,故而报纸存世不多,导致后来刊发《长明灯》的报纸极难寻觅。孙用先生在校读《鲁迅全集...
关键词:《鲁迅全集》 《长明灯》 《彷徨》 《伤逝》 鲁迅小说 《孤独者》 初刊本 民国日报 
《头发的故事》《鸭的喜剧》校读补遗
《上海鲁迅研究》2020年第4期-,共6页张传刚 
鲁迅《头发的故事》最初发表于1920年10月10日《时事新报·学灯》,《鸭的喜剧》发表在1922年12月《妇女杂志》①(后简称"初刊本"),后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孙用作《鲁迅全集》校读时,因这两篇的初刊本资料未搜罗到,其对应的校读工作...
关键词:《鲁迅全集》 短篇小说集 时事新报 《呐喊》 《鸭的喜剧》 初刊本 鲁迅全集 《头发的故事》 
陶行知“四块糖”教育故事辨正
《职大学报》2020年第1期110-113,共4页张传刚 
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教育故事流传甚广,但在翻阅陶行知相关资料和育才学校相关资料的过程中,未发现其相应的文字记录。借助相关电子资源检索发现,该故事目前可查的最早的文字记录出现在2000年,其真实的来源极有可能是八集电视连续剧...
关键词:陶行知 四块糖 教育 辨正 
基于核心素养的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改革被引量:3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31-34,共4页张传刚 
宿迁市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五年制高职校语文分科教学研究”(课题编号:XHLX2016-253)
在注重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当下,应该深化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改革,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主线,明确课程定位,做好初职衔接,实施学程分段、课程分科、科目分修,推行项目化教学,消除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存在着的课程定位模糊、教学实施与学...
关键词:语文 核心素养 五年制高职 教学改革 
“青了”,还是“晴了”?——郁达夫《故都的秋》文本改动探究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年第21期36-41,共6页张传刚 沈晓昕 
《故都的秋》写于1934年8月17日,发表在天津《当代文学》一卷九月号第3期上[1],后收入1936年出版的《闲书》一书中[2].作为散文名篇, 被选入众多文选集和多版本语文教材中. 但是,被编入文选和教材的《故都的秋》一文,与刊发于《当代文...
关键词:《故都的秋》 语文教材 当代文学 自改 散文名篇 文选集 郁达夫 
《故都的秋》:江南之秋的变幻
《中学语文》2019年第22期53-56,共4页张传刚 
郁达夫《故都的秋》文笔优美,情味深厚,被誉为散文名篇。在众多的文本解读中,基于散文写实的特点,习惯于从字面理解,认为该文所写之秋就是北平之秋,'清''静''悲凉'即是北平之秋的特点。但若从写作背景、北国之秋实情和作者经历等方面来...
关键词:王余杞 《故都的秋》 
商业之词,代言之作——《雨霖铃·寒蝉凄切》重读
《语文建设》2018年第4Z期31-35,共5页张传刚 
《雨霖铃·寒蝉凄切》是柳永的代表作,被选入多个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解读者多将该词与柳永本人联系在一起,如有人认为该词是柳永与妻作别之作,也有人认为该词是柳永写给情人的,还有人认为该词写的是柳永仕途失败流落江湖而产生的孤苦...
关键词:代言体 商业 重读  中学语文教材 感情色彩 社会习俗 综合考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