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展

作品数:12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天路历程》文化霸权大四学生创伤高校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为拯救而书:路易斯•提尔档案》:“宏大时间”下的双重时空叙事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0年第2期316-326,共11页蒋展 
《为拯救而书:路易斯•提尔档案》中,约翰•怀德曼通过对路易斯案件的探究,对美国司法系统的公正性提出了质疑。他借由“宏大时间”中多种时态并存的特性,采用双重时空叙事的方式,描写了路易斯一家与自己家庭的生活经历,将处于不同时空中...
关键词:《为拯救而书:路易斯•提尔档案》 宏大时间 双重时空叙事 现实意义 
基于容器隐喻的认知文化霸权——从《黑孩子》中姥姥的身份谈起被引量:2
《山东外语教学》2019年第4期95-103,共9页蒋展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戏剧表演和观赏的认知研究”(项目编号:17AWW006)的阶段性成果
对文化霸权的研究多是从外在探究统治阶级所采取的手段,而从内在的角度来说,文化霸权最本质的内核是借用人脑的认知模型来施加影响,这便是认知文化霸权。容器隐喻是莱考夫与约翰逊所提出的认知隐喻,他们称其为人的基本思维模式之一。将...
关键词:容器隐喻 认知文化霸权 内/外 限制 《黑孩子》 
从头发意象看《白雪公主后传》中对美的颠覆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57-61,72,共6页蒋展 
《白雪公主后传》是一部经典的后现代主义作品,小说中作者巴塞尔姆刻意突出了主人公白雪公主的秀发,借此意象对传统观念中美的概念进行颠覆。小说通过刻意制造白雪公主头发之美与现实形象的巨大反差,扭曲了经典童话中的形象之美;再通过...
关键词:《白雪公主后传》 巴塞尔姆 头发  颠覆 
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画面感的认知阐释被引量:1
《学术探索》2019年第3期131-136,共6页蒋展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7AWW006);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富于画面感。结合认知规律,分析文字与画面在读者头脑中的认知转化,能够探究出伍尔夫所用文字与画面感形成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海浪》《日与夜》《幕间》《雅阁的房间》《到灯塔去》《岁月》等小说中的景物描写...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夫 认知 画面 转化 
从侨易学看《黑孩子》中赖特语言意识的流变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43-47,共5页蒋展 何辉斌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中国外国戏剧研究史"(项目编号:11BWW042)部分成果
理查德·赖特的自传体小说《黑孩子》记述了其辗转于各地的生活经历所导致的语言意识的流变,将这个过程置于侨易学的理论框架下,能更好地阐释以赖特为主体的侨易现象。从初步体验语言的魅力,到感知语言作为武器的力量从而塑造自己的写...
关键词:理查德·赖特 《黑孩子》 侨易学 语言意识 
中西话语权势关系下的理论自信——从批判话语角度看中医存废之争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228-231,共4页蒋展 
分析了中医存废之争的实质,指出这场争论实际是一场话语之争。认为目前很多学者在西方语境下对中医话语进行审视,再借用西方话语对中医做出价值判断是有局限的,只有在中西话语权势关系下做到理论自信,破除对西方话语的依赖,才能对中医...
关键词:中医 话语 存废 理论自信 
空间与思维:以特纳的空间认知理论解读《天路历程》被引量:1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545-550,共6页蒋展 何辉斌 
《天路历程》是英国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尽管研究颇多,但从作者与读者的思维与认知的角度仍有尚多挖掘空间。马克·特纳在《文学的心灵》中所提出的空间认知理论为此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小说文本中蕴含的从源空间到目标空间的投射...
关键词:《天路历程》 马克·特纳 空间 思维 认知 
《为奴十二年》:黑奴的创伤与修复被引量:2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169-173,184,共6页蒋展 何辉斌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中国外国戏剧研究史研究"(11BWW042)
所罗门·诺瑟普的《为奴十二年》以亲身经历为蓝本,记述了被贩卖为奴12年的痛苦经历。身体与心理的折磨体现了奴隶制对个体的创伤,种族间的文化倾轧揭露了奴隶制对整个黑人种族所带来的集体创伤。作为创伤书写的重要形式——小说,是所...
关键词:《为奴十二年》 创伤 修复 书写 
多重空间的投射:文学认知批评理论视阈下《天路历程》的解读被引量:1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134-139,共6页蒋展 
英国作家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讲述了名为基督徒的主人公为获得救赎,从家乡毁灭城前往锡安山的朝圣历程。基于马克·特纳的文学认知批评理论,探讨作品中从源空间到目标空间的投射、从混合空间到目标空间的投射、宗教认知的转变在认...
关键词:《天路历程》 文学认知批评 空间 投射 《圣经》 
走向认知文化霸权
《文化艺术研究》2015年第1期157-164,共8页Bruce McConachie 蒋展 何辉斌 
本文将雷蒙德·威廉姆斯的文化霸权观与具身认知的概念相结合,提出认知文化霸权的概念;吸收了乔治·莱考夫与马克·约翰逊的认知语言学与哲学观点,以此来分析威廉姆斯对葛兰西所创术语的理解;借用认知人类学家布兰德·肖尔著作中的观点...
关键词:雷蒙德·威廉姆斯 文化霸权 认知 文化模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