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波

作品数:11被引量:5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小说《印度之行》E.M.福斯特比照跨文化障碍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外语研究》《英美文学研究论丛》《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评论》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外国文学批评与情报分析被引量:4
《外语研究》2015年第3期1-6,共6页李建波 
文学批评探究文本深层的意义,与情报分析在理论、内容和方法上有所重合。外国文学作品蕴含丰富的所在国人文意义,揭示外国文化本质和人的行为模式细腻、具象、生动、富于情感进展逻辑刻画,有助于弥补情报分析的关注缺空;文学批评的理论...
关键词:外国文学批评 情报分析 应用价值 人文关注 
帝国主义语境中的个人关系——《印度之行》新解被引量:3
《当代外国文学》2014年第2期93-100,共8页李霄垅 李建波 
E·M·福斯特开始写作《印度之行》的时候是想通过描写个人之间的关系,表达自己对于个人关系问题的主张。但是,很快他就发现国际关系及其影响下的人际关系是他在写作中绕不开的现实。发展个人关系的阻力来自国际关系的需要,而国际关系...
关键词:E·M·福斯特 《印度之行》 个人关系 帝国主义 
从文学作品中读出战略文化——以石黑一雄的《团圆饭》为例被引量:1
《译林》2009年第4期194-196,共3页李建波 
  一   1977年,美国学者杰克·斯纳德(Jack Snyder)在一份关于苏联核战略的兰德研究报告里首次使用了"战略文化(Strategic culture)"这个词.他认为战略文化是破解困扰美国战略分析家魔咒的魔棒.此前美国的战略分析家们感觉苏联的...
关键词:石黑一雄 核战略 文学作品 日本人 约翰斯顿 河豚中毒 文学研究 认知图绘 
拉康心理分析理论的变奏——《最漫长的旅程》中认识误区心理成因的呈现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9年第1期40-49,共10页李建波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03BWW014)的成果
E·M·福斯特在《最漫长的旅程》的序言中提及认识观的争论对这部小说的影响。这引起了评论家们对小说中认识论问题的关注,有人甚至称《最漫长的旅程》是对穆尔《驳唯心论》的"一种想象的诠释与延伸"。但是细读这部小说,我们可以发现,...
关键词:《最漫长的旅程》 认识观 拉康 心理分析 
直面人生的阴影——苏珊·桑塔格和她的小说《死亡之匣》被引量:4
《译林》2006年第5期195-198,共4页李建波 
关键词:苏珊·桑塔格 赫斯特 
美国当代小说界的全景画——《小说家》评析
《译林》2004年第z1期259-262,共4页李建波 
关键词:《小说家》 本杰明 史蒂文 小说家 小说创作 小说界 全景画 
从《动物园的故事》结构的文体特征看荒诞派戏剧的象征创新被引量:7
《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1期98-101,共4页李建波 唐岫敏 
荒诞派戏剧产生荒诞感的重要原因是基于象征手段的极端化。荒诞派剧作家为了解决表达存在荒诞所遇到的难题 ,通常采取了两种走极端的象征手法 :一是变异和滥用传统意义上的象征手法 ;二是在否定语言作用的同时 ,突出篇章结构及副语言的...
关键词:荒诞派戏剧 象征手法 故事 荒诞感 文体特征 剧作家 象征功能 存在 代表人物 传统 
跨文化障碍的系统研究:福斯特国际小说的文化解读被引量:28
《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4期119-126,共8页李建波 
E M 福斯特的《天使惧于涉足的地方》、《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和《印度之行》可以称为国际小说。福斯特在这些小说中试图诊断跨文化障碍的成因 ,提出跨越障碍的方案。小说涉及道德价值观、行为准则和宗教等方面 ,可谓从文化角度对国际...
关键词:小说情节 E.M.福斯特 《印度之行》 天使 文化解读 跨文化 原本 凸显 比照 障碍 
国际主题的建构与解构:《美国人》和《洛丽塔》被引量:1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0年第1期213-226,共14页李建波 唐岫敏 
一首先将美国与欧洲进行对比描写并引起文学界内外关注的作家当数亨利·詹姆斯。他的国际主题小说一直是英美文学评论家们比较热门的话题。在国际交流日益发展、各民族文化研究逐步深入的今天,国际主题小说似乎更应该登堂入室,在文学研...
关键词:国际主题 亨利·詹姆斯 洛丽塔 美国人 美国天真 欧洲文明 小说 纳博科夫 民族类 双视角 
美拉姆普斯之寻:福斯特两部小说的原型与主题被引量:4
《外国文学评论》1995年第2期55-60,共6页李建波 
美拉姆普斯之寻:福斯特两部小说的原型与主题李建波爱·摩·福斯特一生写成六部长篇小说,生前发表了五部。其中只有《最漫长的旅程》(1907)和《霍华兹别墅》(1910)所描写的故事完全发生在英国本土。福斯特的评论家们常视...
关键词:福斯特 小说 玛格丽特 理想世界 原型 唯心主义 认识论 同母异父兄弟 基本环节 毁灭的原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