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怡

作品数:23被引量:15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博物馆感官观众研究地方博物馆博物馆展览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建筑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东南文化》《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博物院》《博物馆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多感知博物馆:基于触摸、声音、嗅味、空间与记忆的跨学科视野》——突破博物馆传统展陈设计的新理念被引量:11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8年第6期437-438,共2页王思怡 
《多感知博物馆:基于触摸、声音、嗅味、空间与记忆的跨学科视野》是一本最新引进的学术论文集,以跨学科的视角观察当代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探讨了尚未得到系统运用的新领域———多感知研究,如触觉、听觉、嗅觉、味觉、本体感觉在博物...
关键词:博物馆学 多感知 跨学科 嗅味 视野 记忆 空间 设计 
何以“具身”——论博物馆中的身体与感官被引量:20
《东南文化》2018年第5期115-120,共6页王思怡 
"具身"的概念与内涵对博物馆的范式转变颇有启发意义。以马丁·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与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为理论基础的具身认知理论反对身心二元论,走一条平衡的中道,强调认知对身体的依赖以及身体与环境的交互性,它们互动地共处于...
关键词:博物馆 身体现象学 具身认知 多感官 空间感 
说教式展览中的交流与劝导——以“地图的力量”展览为例被引量:1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8年第5期313-319,共7页扎哈瓦.朵琳 亚当.比克夫 大卫.坎斯 奥德丽.金德伦 赵星宇 王思怡 
库珀-休伊特国家设计博物馆于1992年推出了"地图的力量"展览。以库珀-休伊特国家设计博物馆中"地图的力量"展览的观众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将美国国立肖像美术馆的观众作为对照组,把观众从得知展览到实际参观过程中的思想转变记录下来,从...
关键词:“地图的力量” 说教式展览 观众研究 
对展览中观众角色的探讨:以“美国人生活中的科学”展览为例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8年第4期250-255,共6页安得烈.派卡里克 扎哈瓦.朵琳 亚当.比克夫 付红旭 王思怡 
"美国人生活中的科学"展览在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举办后,招致了美国化学学会和美国物理学会对其的批判。他们认为,这个展览使公众对科学产生了负面的印象,并要求史密森尼学会进行一项调查,以确定展览是否影响了观众的科学认知,又将观众...
关键词:“美国人生活中的科学”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 科学认知 观众研究 
沉浸在博物馆观众体验中的运用及认知效果探析被引量:31
《博物院》2018年第4期121-129,共9页王思怡 
随着博物馆由"物"转变至"人"与"物"共同发展,体验感成为博物馆展览与活动策划中的重要指标。不管是在观众体验的描述还是分类上,沉浸的概念总会渗透其中;作为起初的心理学概念,沉浸感如何在博物馆中实现,成为博物馆学界关注的问题。本...
关键词:博物馆观众 沉浸体验 多元环境 影响因素 测量 
新观众、新方法:试论博物馆的疗愈功能被引量:7
《中国博物馆》2018年第2期73-80,共8页王思怡 
在超级连接的主题下,博物馆的功能越来越多元;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时代在互联科技的带动下不断飞速发展,而在这种个人时间被急速压缩的情况下,健康成为了社会公众问题,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饱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
关键词:博物馆 博物馆功能 心理疗愈 艺术治疗 健康 
“主题-历史二元叙事结构”的博物馆改陈探讨——以湖州博物馆“吴兴赋”为例被引量:7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8年第3期11-19,共9页王思怡 
作为展现不同地方独特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社会风情的地方博物馆,在十几年间的时代发展浪潮下,面临着急迫的改陈任务。在目前的发展趋势下,其改陈策略除了内容与形式的更新外,突出主题性二元叙事架构以及深化民众生活的阐...
关键词:地方博物馆 展陈更新 二元叙事 民俗 生活 
论博物馆观众的参观行为被引量:2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8年第2期85-93,共9页杰姆斯B.施雷伯 安得烈·派卡里克 纳丁·海里曼 扎哈瓦·朵琳 李雅珍 王思怡 尹凯 
探讨了史密森尼学会过去三年一直在研究的观众行为。本研究样本由390位观众组成,其中包括一个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追踪研究的子样本(n=102),由此得出观众偏好五因素模型——观点、人、物、身体以及思考。在保留四因素模型的基础上,...
关键词:行为参与 博物馆 观众 
多感官体验在博物馆展览营造中的理论与运用——以浙江台州博物馆“海滨之民”展项为例被引量:21
《东南文化》2017年第4期121-126,共6页王思怡 
如今的博物馆功能已并非局限于保存、展示文物,它可以是学习中心、社区活动中心,同时是人们思考和交流的场所。博物馆的参观过程已经不再是观众被动地吸收策展人精心设计的知识架构,而是更加注重涉及感官、知识、美学及社会等方面的多...
关键词:博物馆体验 多感官 认知 直接经验 
IPOP:体验偏好理论被引量:5
《中国博物馆》2017年第2期106-118,共13页Andrew J.Pekarik James B.Schreiber Nadine Hanemann Kelly Richmond Barbara Mogel 王思怡 
IPOP理论与实践来源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华盛顿史密森尼博物馆的观众调查,包括基础性的观察以及深入访谈,这些数据构成了一个具有长远意义的数据库。此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能够更好地服务博物馆观众,即给观众带来高于平均水平的独特、...
关键词:博物馆体验 偏好 观众调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